陈崑山,1962年广州中医学院本科毕业,为我国首届中医本科毕业生,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中医药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首批国医名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毕业后60年来,陈崑山一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由于坚持学习,勤于临床,不断总结,对内科乃至妇儿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对肝胆病,脾胃病、风湿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以中医为主,中西结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为病人解除了很多痛苦,深受病人好评。培养了10余名硕士研究生、1名高级学徒。编著出版了《实用肝炎学》(主编)、《慢性病诊治与生活指南》(常务副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编委)、《中国风湿病学》(学术顾问)。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2007年确定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录研究”项目研究对象。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2010年全国各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建设项目的专家。2018年获得江西省国医名师光荣称号。

近50年来陈老一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即推崇中西医结合,主张以中为主,西为中用;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辨证为主,辨病为辅;善取诸家之长,主张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勤于博采众方,主张治病应有法有方,灵活应用;立足继承岐黄,主张遵古不泥古,发扬光大。
擅长治疗肝胆病、胃肠病、风湿病和各种疑难杂症。尤以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风湿和类风湿等并有较深研究。对病毒性肝炎ALT升高与湿热的关系,各种肝炎黄疸与血瘀的关系,肝硬化腹水和抗肝纤维化等领域进行了较深入的临床实验研究,获得同行好评。
工作室成立目的在于挖掘、传承、创新陈崑山教授在临床治疗独特的思路及学术经验,为进一步发扬陈崑山教授中西医结合、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以辨证为主,辨病为辅等学术思想以及在肝胆病、痹症类病上独特的临床经验,同时不断继承,不断发扬,共飨医学同道。
学术观点与治学方法

(1)、推崇中西医结合,主张以“中”为主,“西”为“中”用

  中医学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术的发展,固然可以就中医本身从理论和临床深入的研究。但应看到,中医学的形成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造成其理论体系的封闭性,很难与现代自然科学(含现代医学)接轨。在科技界已成为“个体户”。中医和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类的卫生保健。他们之间必有共同点,亦各有长短。很多方面,中医之长,正是西医之短;西医之长,正是中医之短。临床实践证明,许多疾病,中西结合,取长补短,疗效更加卓著。
  当然,作为中医立足以中医为主,不断发掘祖国医学的精华,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发挥中医整体诊疗和扶正固本的优势。适当应用西医的诊疗技术和药物,只是为了汲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提高疗效。
(2)、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以辨证为主,辨病为辅
  辨证与辨病是认识疾病的两种方法。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独特手段和方法,是中医学的精华。西医重视对病的研究,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及预后的研究比较深入,有较规范统一的客观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易于掌握,有利于临床和科研。
  鉴于以上的认识,陈老在临床上一贯十分强调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认为诊疗每个病人,只有首先明确了中西医的两个诊断,再进行仔细的辨证施治,才能心中了了,取得较好的疗效。如对许多胃脘痛的病人,中医主要从寒热虚实,气血痰食等方面辨证。在多数情况下,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有些病人的预后很难说清楚。胃脘痛西医涉及的病很多,有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胰腺炎,胰腺癌,胆囊炎,胆石症,胆道癌,肝炎,肝癌等等。胃炎又分浅表性,糜烂性,胆汁反流性,萎缩性,肥厚性等。显然,胃脘痛中慢性胃炎与胃癌或肝癌的治则和预后完全不同。这说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
  但是,作为中医,临床坚持以辨证为主,因为只有以辨证为主,才能充分发挥中医治病的优势,甚至使许多西医认为不可治的疾病呈现柳暗花明的前景。有些西医诊断不明感到束手无策的疾病,如辨证精当,用药配方精良,同样可以取得疗效或奇效。
(3)、善取诸家之长,主张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中医学的形成,至今有两千年多年的历史。其理论起源于《内》、《难》两经,历代医家均有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且各有专长,各具特色。历代医家或在某一理论独有建树,或在治疗某类疾病方面自有专长,或在某种治法上得心应手,或在运用某方某药方面经验丰富。我们应认真学习,潜心研究,但也应该认识到,各家有专亦有偏,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善取诸家之长来丰富自己,以适应临床上诸多病证的千变万化,决不能局限于一家之言而贻误病人。
(4)、勤于博采众方,主张随证加减,灵活运用
  陈老认为作为一个内科医师,必须掌握200首以上有代表性的古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灵活加减运用。这是因为,古方虽好,并非万能,都有一定的适应症。方病相应,效如桴鼓,方不对证,无法取效。名方用得不当,同样无效。对历代各方,不仅要了解其组成,更要弄清各方的组方原则,特点,弄清楚他有什么特长,主要治疗什么病证。方中主要药物是什么,君臣佐使如何配伍。还应全面掌握病情,主症是什么,有什么兼证,病人的体质有何特点,等等。陈老临床几十年,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方多药多病更多,死方难以治活病”。他认为临床绝大多数病人很难用某方一成不变的治疗。有时需要适当的加减,有时需取数方之法重新组方,有时还可参考现代医学的理论和现代研究成果组方。只有根据病情灵活立法组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满意的疗效,甚至有所发明,有所前进。他还认为:“不仅死方难以治疗活病,而且少方难以治万病”奉劝年轻同志,决不可成天用几个方子治疗内科领域中复杂多变的众多疾病,应细察病症,认真思索,博采众方,随证加减,灵活运用。
(5)、立足继承岐黄,主张遵古不泥古,发扬光大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形成的瑰宝。上世纪50年代,中央就明确提出对中医药“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这一方针,充满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时至今日,习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他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作为一个中医,他认为首先要系统学习中医,争取全面掌握中医的精髓,不能忘记自己是姓“中”。学习掌握中医就是遵古,但社会 要进步,科学要发展,中医这门科学也不例外。任何事物,停止了发展就没有生命。作为一个有时代精神的中医,学习、继承祖国医学,要与时俱进,遵古不泥古,应放眼发扬光大。几十年来,陈老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认为,发扬光大主要应促使中医学术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特别应与现代医学接轨。最好的途径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中西医结合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应首先从临床的结合逐步过渡到理论的结合;先从“点”的结合,逐步发展为“线”的结合,“面”的结合,最后达到整体结合,形成新的医学。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他认为是可以实现的。
(6)、《伤寒杂病论》须细读
  《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中医第一本临床巨著,是辨证施治的典范。书中许多方剂疗效确切,现今许多危急重症还离不开它们,中医师绝不能不细读。其中桂枝汤、大小柴胡汤、白虎汤、三承气汤、理中汤、四逆汤、真武汤、乌梅汤、菌陈蒿汤、桂枝芍药知母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瓜蒌薤白类方、泻心汤类方等等均为好方。
查看更多

【 工作室成员 】

更多

陈崑山

职称:国家级名老中医、省国医名师

科室:历代名医名家

擅长:擅长中医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肝衰竭、黄疸、胆结石、胆囊炎、胃炎、胃溃疡、食管炎、胰腺炎、肠炎、各种慢性腹泻、便秘、慢性肾炎、肝癌、肺癌、胆囊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疾病、男科不孕不育症,中医调理慢性疾病、亚健康状态、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