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

黄疸案例一

发布时间:2023-08-02点击次数:13003次

徐某,男,38岁,

初诊:2009年11月12日

主诉:小黄疸反复发作8年。

现病史:乙肝小三阳病史10余年,8年前由于肝功能异常住院治疗(具体用药

不详),经治疗后仅有小黄疸,TB最高值46u/l.今为寻求中医治疗,随来就诊。

刻下:精神不佳,饮食不振,不欲食,睡眠不安,二便尚可。余无明显不适,无

身目尿黄,无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缓弱。TB 46u/l.西医诊断:病毒性肝

炎(乙型、慢性、轻度)中医诊断:肝着。辨证为心脾两虚,肝胆湿热残留,治

法:清利补益并举, 处方以茵陈蒿汤加减:

黄芪18g  白术12g  苍术10g  当归12g

白芍15g  首乌15g  枣仁18g  远志10g

茵陈15g  栀子10g  白茅根20g  淡竹叶10g

20剂       

二诊:(2009年12月03日)无身目黄染。全身皮肤色素沉着。服上药后诸证改善,精神尚可,饮食渐复,睡眠可,二便平。近1周自觉右胁不适,余无异常。舌红苔薄白。脉缓略弦。2009-11-26腹部B超示无异常,肝功能:TB:35umol/l DB:20umol/l。治疗效果已现,治疗大法不宜改变,原方稍事变化。    处方同上,加夏枯草15克

20剂    

三诊:(2009年12月26日)无身目黄染。全身皮肤色素沉着。无明显不适,精神尚可,饮食睡眠可,二便平。舌红苔薄。脉缓。2009-12-25:肝功能:正常TB:17.82umol/l DB:8.84umol/l守方40剂,日见其效,当效不更方,以期全功。          处方同上去枣仁,加赤芍15克,30剂

按语:《金匮》有言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患者肝病日久,反复发作,肝木乘脾,致使脾阳不振,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故不欲饮食;久病阳气已虚,则神疲体倦;肝为藏血之脏,肝病日久,伤及阴血,血不养心,故夜寐不宁;舌质红,苔薄,脉缓弱,系气血虚弱,脾虚不运之象。气血亏虚当补,湿浊当化。故予补气养血,清热利湿之剂,以黄芪、当归、首乌等补气养血,白术、苍术等燥湿健脾,茵陈、栀子、白茅根等清利湿热退黄。二诊患者正气渐复,气血得以充养。诸症皆得改善,然湿热久伏于体内,难取速效,故原方加用夏枯草以加强清热散结之功。三诊患者心血得养,睡眠平稳,故去酸枣仁。久病入络,伤及血分,况肝病更易伤血,故加赤芍以活血祛瘀。本案养血益气与清热利湿同用,扶正与祛邪并举,益气养血而无助湿热之弊,清热利湿而无伤阳伐正之失。8年小黄疸不退,70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