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健康8大误区,你犯了吗?
误区1:血液病会传染!
解答:血液病是一类原发于造血系统或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它不具有传染性,因此患了血液病,完全不必担心会传染人。
误区2:贫血就是营养不良
不少血液病患者一听说自己有贫血,就自行食补红枣、花生、阿胶,认为这样就可以补血,而忽略了深究导致贫血的真正病因。
解答:其实贫血是血液病的一种常见表现,它是一组症候群,许多不同的血液病都有可能出现贫血,要纠正贫血,必须先找到病因,再进一步从“根本”上治疗,而不是单纯依靠食补红枣花生可以解决。
误区3:贫血了就要马上输血
有贫血患者把食补当救命稻草,也有患者认为“贫血了、不行了,缺血我就要补”,这也是很多血液病患者最直观的想法。
解答:贫血的种类很多,根据贫血发生的原因,有因造血原料缺乏或吸收障碍而引起的贫血,也有因感染、炎症、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血液系统所致的贫血等等,不同原因的贫血要采取相应针对性的措施来治疗。当然,罹患重度贫血时,出现较严重的贫血症状,需要输血快速补充血容量治疗,相较输血,更重要的是及时寻找贫血的根本原因,治病求本,才能根治贫血。
误区4:激素不良反应多,最好停用
一些血液病患者需要使用激素治疗,如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服用激素治疗效果佳,出院后擅自停服激素,或者希望可以尽快停用激素,因为他们认为服用激素伤身体。
解答:激素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但是对于激素治疗有效的血液疾病,如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不推荐快速撤减药量或突然停药,因为快速减量或者突然停药,会导致病情的复发或加重,还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期间要遵医嘱,同时应积极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辅助激素减量,直至停药,这样不仅会让患者减轻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同时,还可以稳定病情,避免病情反复。
误区5:骨穿检查很伤身,我还是不做了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血液病患者因担忧骨穿检查伤身,而排斥、拒绝做骨穿。
解答: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血液病的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检查操作。操作过程中,需使用骨穿针刺入骨髓腔,吸取少量骨髓送检,多由操作熟练的医生操作。正常情况下,骨髓穿刺检查并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亦不会有后遗症出现,是不会“伤身”的。对血液病患者来说,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恐惧骨穿而拒绝,耽误病情才是“最伤身体”。
误区6:得了白血病,等于宣判死刑!
解答: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白血病的疾病类型较多。一般急性白血病发病急、病史短、预后差,而慢性白血病发病时间长、病史较长、预后相对较好。对于白血病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西医结合治疗体系为主,必要时进行支持治疗。随着科技的进步,白血病的治疗也有了突飞猛进。目前主张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化疗等,在针对疾病缓解和改善并发症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所以不要轻言放弃,相信有一天,我们不再会谈癌色变。
误区7: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缓解了,就不要治疗了!
解答:急性白血病经化疗后部分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一切情况良好,如常人一般。但切不可大意,仍需继续治疗而不能中断。因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虽取得了完全缓解,但是体内还存在残留的白血病干细胞,若不继续化疗则残留的白血病细胞会“卷土重来”,使得疾病复发,那就功亏一篑。所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需要遵医嘱,切不可擅自终止化疗。
误区8:化疗会出现骨髓抑制、生活质量差,就放弃了不想治疗
许多患者在经历系统放化疗后,癌细胞虽得到了有效地遏制,却因损伤了骨髓正常造血细胞,同时免疫力明显下降,从而带来的贫血、出血、易感染、手足麻木、食欲差、睡不着等症状反复折磨患者及家属,以至不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不如化疗前,从而产生了不想继续治疗或者畏惧治疗的想法或念头。
解答:目前放化疗仍是肿瘤包括血液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主旋律;单纯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缠身常不可避免;研究表明,中医药特色辨证联合化疗能够减轻骨髓抑制,改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和整合治疗可为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带来较好疗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坚持“中西医并重,西医紧跟先进,中医保持优势”的理念,针对肿瘤包括血液肿瘤化疗后造血功能康复问题已开设专病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技术联合热敏灸、中药膏方、中医外治等多种特色方法为一体的整合医学疗法,着重于恢复人体正常造血功能,改善患者生活生存质量,实现标本兼治。目前已为不少放化疗骨髓抑制患者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成功护航。
作者:刘卉妍 吴敏
编辑:周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