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论文论著

国医大师伍炳彩运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验案 2 则

发布时间:2020-05-11点击次数:7942次

国医大师伍炳彩运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验案 2 则

摘要:通过对伍炳彩运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临床验案研究,归纳出此方所主证候病机属湿热闭阻咽喉、痰热内扰。伍炳 彩临证善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化裁治疗疑难杂病,疗效显著,关键在于抓住疾病的病机,灵活化裁。

关键词:伍炳彩;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湿热闭阻咽喉;痰热内扰

银翘马勃散出自于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 辨》上焦篇:“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由金银花、连翘、马勃、射干、牛蒡子五味药组成, 该方有清热利咽、解毒除湿之效,是治疗湿温喉阻 咽痛之专用方。伍炳彩教授临床运用此方既不离 于咽喉,也不止于咽喉,重视对咽喉的问诊及望 诊,常与其他方相配使用,如酸枣仁汤、温胆汤、 杏仁汤、茯苓杏仁甘草汤、五皮饮等,用于临床疾 病治疗。而温胆汤最早出自唐代王焘的《外台秘 要》卷 17 引《集验方》,其中认为:“治大病后,虚 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当前临 床上普遍应用的温胆汤大都指《三因极—病证方 论》中的温胆汤,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 草、茯苓、生姜、大枣组成,可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伍炳彩教授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 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著名中医专家,第 三届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注重望闻问切,精于脉 诊,擅用经方、时方医治各种疑难杂病。笔者有幸 侍诊于侧,观察其临床应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化 裁治疗心悸、淋证、不寐、胃脘痛病、胸痹心痛病 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受益良多,现举 2 例验 案分析如下。

1 验案举隅

1.1 热淋 患者李某,女,33 岁,2016年7月6 日就诊。主诉:小便频急、尿道口有灼热感 10 余日。 自行于当地医院行尿常规示:白细胞 2+。症见:小 便频急,自觉尿道口灼热、瘙痒,下腹部右侧隐痛 不适、拒按。晨起口干,无口苦,咳嗽,咽红,咽中 异物感,无咽痛。纳可,平素多食肉类食物,偶有 反酸、打饱嗝,嗳气,寐安。月经量适中,经血颜色红, 未夹有血块,行经前腰酸,小便黄,大便偏干,1~2 日行 1 次,舌质红,苔黄,脉右弦寸尺旺、左软寸尺 旺。伍炳彩教授仔细问诊,根据四诊合参,辨证为 热淋,治当以宣肺清热化湿、化痰和胃为法,选用 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加减。处方:金银花 10 g、连 翘 10 g、牛蒡子 6 g、射干 10 g、马勃 5 g 包煎、法半夏 10 g、陈皮 10 g、茯苓 10 g、甘草 6 g、枳壳 10 g、竹 茹 10 g、芦根 10 g、滑石 10 g、土茯苓 10 g、忍冬藤 10 g。7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2 次温服。服药 7 剂后,小便次数减少,解小便较前通畅,尿道口灼 热等症状好转。

按语:本案患者为湿热之邪上扰于肺而闭阻咽 喉,肺气宣肃不利,肺失通调水道之职,且湿热痰 浊蕴及下焦而发为淋证。平素多食肥甘厚腻之品, 痰湿丛生,损伤中焦脾胃,脾失运化而致胃失和降, 故见反酸嗳气、打饱嗝。痰湿不祛则郁久化热,湿 热之邪上扰于肺,故见咳嗽、咽红、咽中有异物感、 口干、舌质红、苔黄,脉右弦。肺失宣肃则通调水 道的功能失常,故见小便频急、下腹部右侧隐痛不 适且拒按。湿热痰浊蕴及下焦而见小便黄、尿道口有灼热瘙痒、尺脉旺。《素问·五常政大论》:“上 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病在下取之上”, 本案以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加减宣肺清热化湿、化 痰和胃而重塑肺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之功,复脾胃 升降以助水湿运化,正体现了“病在下取之上”之 意[1]。方中银翘马勃散宣利肺气、化湿清热解毒, 使得肺气利而小便自利。法半夏、竹茹、陈皮、枳 壳、茯苓、甘草理气和胃化痰,以复脾胃之升降而 助水湿运化。患者咽喉不痛但异物感明显,故予芦 根、滑石清利湿热以增强宣肺清热化湿之效。土茯 苓擅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忍冬藤有清热解毒、疏 通络道气机之功效,两药合用,伍炳彩教授运用此 药对取清利湿热、理气行滞之功效。诸药合用,痰 湿热邪皆除,气机条畅则小便不利之症自消。

1.2 病案二 患者秦某,女,45 岁,2019 年 3 月 6 日就诊。主诉:寐差 10 余年。症见:寐差,夜间 睡 1~2 小时,睡而易醒,醒后难以复睡,易受惊, 脾气急躁。口干口黏,咽干,咽红,咽中有痰,痰 不易咳出,无胸闷心慌,吹空调后自觉左侧肢体酸 痛。纳一般,反酸,月经正常,经前无乳房胀痛, 小便次数多,大便量少、质偏干,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寸偏浮。既往有胆囊炎病史。伍炳彩教授仔 细问诊,根据四诊合参,辨证为邪热上阻咽喉、痰 热扰心,治当以祛邪利咽、化痰利胆佐以安神为法, 选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加减。处方:银花 10 g、 连翘 10 g、马勃 5 g 包煎、射干 10 g、牛蒡子 6 g、甘 草 6 g、茯苓 10 g、竹茹 10 g、枳壳 10 g、陈皮 10 g、 法半夏 10 g、夜交藤 15 g、秫米 20 g、海桐皮 10 g、 豨莶草 10 g。15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2 次温服。 服药 15 剂后,患者睡眠改善,无咽干,之后坚持治疗。

按语:本案患者为邪热上阻咽喉,且胆胃失和, 内生痰热,痰热扰及心神而发为不寐。患者咽干咽 红、寸脉浮为邪热上阻咽喉之象。口黏,易受惊, 脾气急躁,纳一般,反酸,舌质红,苔黄腻,脉弦, 都是胆胃失和、痰热内生的表现。胆性喜宁谧而恶 烦扰,且主决断,痰热之邪复扰于胆可致胆失决断, 故见易醒、受惊吓。痰热内盛而见咽中有痰、大便 干且量少;痰热扰及心神,故见寐差、易醒、醒后 难以复睡。全身多数经脉循行交会之处都在咽喉, 脏腑与咽喉通过经络相互联系,脏腑精气通过经络 濡养咽喉,因此脏腑病变可以出现咽部症状,咽部 受邪也会循经扰乱其脏腑功能。另《医学入门·脏 腑总论》注引《五脏穿凿论》 所说:“心与胆相通”, 且从经脉络属方面看,胆的经别与心直接相连,故 胆有病变则波及于心,胆出现问题,就无从决断必 定出现一系列心不主神明的“不得卧、胆怯易惊” 等症状,故运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加减祛邪利 咽、化痰利胆佐以安神而邪热去、胆胃和、心神宁、 夜寐安。方中银翘马勃散祛邪利咽,法半夏、陈 皮、茯苓、竹茹、枳壳、甘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夜交藤养心安神。半夏降逆而通泄卫气,秫米益阴 而通利大肠,伍师运用此药对取义于《内经》半夏 秫米汤,常用于治疗失眠,二味合用,共成补虚泻 实、沟通阴阳之功。诸药合用,心胆协调,神自 内守而夜寐安。另运用取义于古方豨桐丸的药对 海桐皮、豨莶草,用于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以解肢 体酸痛,伍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结语:上述 2 个医案,虽然症状有不同之处, 所患疾病也大不相同,但证皆属邪热上扰兼痰热内 阻,论治皆从咽喉入手,故运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 汤加减。银翘马勃散,无论涉及肺系、心系、肾系 疾病等,只要涉及湿热之邪郁而上攻咽喉者,尤以 热邪者,临床典型症状如咽干、咽红、咽痛、咽中 不适、咽中有异物感、咽中有梗阻感、咽后壁有滤 泡增生、扁桃体红肿大等,皆可用之;温胆汤,只 要涉及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的胆怯易惊、心烦、 不寐、多梦、胸闷、心慌、眩晕、嗳气、反酸、呕吐 及呃逆等,皆可用之。伍炳彩教授灵活应用二方化 裁远不止治疗以上疾病,临床上见到胃脘痛病、心 悸、胸痹心痛病等,若证候病机属湿热闭阻咽喉、 痰热内扰,皆可以之治疗。这正体现了伍炳彩教授 临证经验丰富,且谨守病机、精于辨证、灵活化裁, 善于运用异病同治的原理治疗疾病。

注:本文已于2021年2月发表于《江西中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