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炳彩妙用李氏清暑益气汤验案举隅
伍炳彩妙用李氏清暑益气汤验案举隅
摘要:伍炳彩是我国国医大师,精通医理,善治内伤杂病,巧妙运用李氏清暑益气汤治疗临床各种杂病,在临床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伍炳彩;李氏清暑益气汤 ;益气化湿
伍炳彩教授是我国国医大师,江西省名老中 医,从医50 余年,医术惊人,医人无数。崇尚经典, 探幽发微,明辨病因,细分病所,善辨湿邪,痰饮 分治,善治内伤杂病,尤其心血管内科疾病。有幸 跟随,对其诊病,独特用药,倍感叹服。
李氏清暑益气汤,主要是暑湿伤气,湿困脾胃, 出自于金元四大家李东垣,指出暑病“皆由饮食劳 倦损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暑邪耗伤正气, 虚则无力祛邪外出,彼此互为因果,有清暑之称, 却无清暑之意。故此,在治疗上重视补益脾胃 元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重点是益气 养阴,兼顾清暑化湿,即“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复 法”,方中“以黄芪甘温之补为君,人参、陈皮、当归、 炙甘草,补中益气为臣”的配伍法,充分体现了这 一思想。 《脾胃论》中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 暑,热伤气故也,清暑益气可用之。”李氏清暑益 气汤原方由黄芪,升麻,人参,泽泻,陈皮,白术, 麦门冬,当归,黄柏,葛根,五味子,炙甘草,青皮 组成。具有清热益气,化湿伤津;主要应用于平素 气虚,感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 不思饮食,胸闷身重,大便溏泻,小便黄赤,舌淡,脉虚弱为主的困脾证。主要作用是益气祛湿除热。 伍师紧密围绕气虚湿困的病机,临床遇到这些症 状:易劳累,气短,乏力,全身昏沉,嗜睡,心烦, 口渴,苔白或黄腻,大便稀,小便黄等症状可考虑 此方加减,伍师紧守气虚兼有湿困或夹有湿热病 机,以益气健脾祛湿为法,在临床上灵活应用该方, 以下仅就伍师常用之李氏清暑益气汤方经验介绍 如下,以飨同道。
1 眩晕
刘某,男,78 岁。反复头晕 3 年余。近日因劳 累而诱发,症见:头晕,乏力,走路慢,偶有头痛, 无胸闷心慌,纳呆,腹部大,经常咳出尿,晨起较为 明显,咽有慢性炎症,四肢困倦,胆囊区时痛,寐欠 佳。大便通畅,小便平。左手脉稍弦尺沉,两寸旺。 舌苔黄,有裂纹。气虚湿困脾,夹杂郁热,治补气 健脾,化湿除热。方拟李氏清暑益气汤加减,具体 方药如下:党参 15 g,白术 10 g,黄芪 15 g,生甘草 6 g,麦冬 6 g,五味子 6 g,陈皮 10 g,神曲 10 g,葛 根 10 g,黄柏 8 g,泽泻 10 g,玄参 6 g,夜交藤 15 g, 天麻 10 g。二诊:头晕,乏力明显改善,睡眠改善, 偶有胸闷心慌,舌淡红,苔薄黄,脉稍沉弦。在原 方基础上加上郁金 10 g,枇杷叶 10 g,宣畅气机,琥 珀 3 g 冲服平肝潜阳。三诊,头晕乏力,睡眠,胸闷心 慌,有明显改善。
眩晕指患者感觉头晕、或眼前发黑,眩晕病性 以虚者居多,气血亏虚较为常见,当中气虚又最为主要。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一方面不离气血 阴阳亏虚,另一方面风、火、痰、瘀,一般外邪多夹 杂相致,老年患者气血亏虚,气血津液无法上承脑 室,清窍失养,脏腑失濡养,正气虚,湿邪趁虚侵 入,湿为阴邪,损伤阳气,湿邪黏滞重浊,阻滞气机, 升降失常,湿阻中焦脾胃,则食欲减退,疲劳,痹 阻经络关节,则出现四肢困倦,则大便稀,舌苔腻。 上述病人,头晕,乏力,全身困重,苔黄,脉沉等为 主要症状,一派气虚夹湿热的症状,患者素体气虚, 平素喜肥甘厚腻,脾胃不健运,湿热之邪蕴结中焦, 清阳不升,易致头晕,伍师用李氏清暑益气汤的基 础加减,方中重用党参、黄芪加强补气,白术健脾 燥湿,补的基础不忘清湿热,很好的平衡了两者的 关系,郁金、枇杷叶宣上焦之水源,畅气机,黄柏、 泽泻走下焦,利湿热,热伤阴,麦冬、五味子滋阴 化源,天麻、琥珀平肝潜阳,全方拟补气健脾,平肝, 化湿除热之功,健脾,平肝与清湿共用,三向出击, 眩晕自除。
2 心悸
李某,女,31 岁。心悸 3 月余,现症见:心悸 心慌,以夜间为主,1 分钟可自行缓解,夜间睡时 偶尔心中有窒息感,起床后好转,胸闷,气短,下 午多发,易疲倦乏力,四肢无力,以下肢为主,头晕, 睡眠尚可,夜间腰部有胀感,白天无明显感觉,平 素精神不佳,易急躁,月经提前,量少有血块,色 暗。小便次数多,量可,色黄,色淡黄,质清,大便 1-2/ 次,成形,偏软,黄褐色,脉中取稍弦,偏淡, 舌苔黄,舌质红。予以李氏清暑益气汤加减,具体 方药如下:党参 15 g,白术 10 g,生黄芪 15 g,当 归 10 g,生甘草 6 g,麦冬 6 g,五味子 6 g,陈皮 10 g,神曲 10 g,葛根 10 g,黄柏 8 g,泽泻 10 g,生姜 2 片,大枣 1 枚,田三七 3 g 冲服,琥珀 3 g 冲服。服药 7 剂,心悸,胸闷明显减轻,唯稍觉胸痛、疲乏。守 方加丹参 10 g、太子参 15 g,继服 7 剂而愈。近期 随访无复发。
心悸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首先分虚实,病理 因素不外乎痰、饮、瘀、火。平素易劳累,气虚, 脾失健运,则水谷湿气不化,胃虚伤冷,则清阳不 达,水湿与谷气内蕴生热,虚中瘀热,郁滞胸中, 胸中气机不畅,从而心慌、胸闷。伍师应用李氏清 暑益气汤加减,治疗该病,一则补中气,脾胃仍气 机升降的枢纽,也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不能 升浮,气血不能上达心肺,心脏失去濡养,加上气 虚胸中气机不畅,则心悸,乏力,胸闷,所以伍师 用药中重用党参,生黄芪重补脾胃之气,脾胃之气 旺,四季不受邪。气足能升浮,能生血,葛根解 肌渗湿,白术、陈皮健脾燥湿则内外之湿皆除;泽 泻、黄柏走下焦以导阴湿火;麦冬、五味子滋胃阴 以助化源。升降有调,复虚损,开郁遏降阴火,宣、 达、清泄于一体,全方合而奏之,扶正气祛余邪, 故可见效若是。
注:本文于2020年10月发表于《江西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