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室 科室动态

血液科预查房制度:师生协同发力,加速规培医生临床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10点击次数:7324次

  临床能力的锻造是规培医生从医学新人蜕变为合格临床医师的核心课题。为切实提升规培医生的学习能力与临床实践水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创新推行早交班后规培医生预查房制度,不仅为规培医生搭建了自主实践的平台,更通过带教老师的精准指导,形成“实践—反馈—提升”的闭环培养模式,让临床成长之路更高效、更扎实。

    每日早交班的余音刚落,血液科病房便立刻忙碌起来。规培医生们手持病历夹,带着提前梳理的患者信息,逐一来到病床前。他们细致询问患者饮食、睡眠及症状变化,认真触诊、听诊和中医望闻问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对病情的初步判断。晨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专注的脸庞上,时而为患者解释检查结果,时而在病历上快速标注疑点,病房里此起彼伏的交流声,汇成了临床工作和学习的生动乐章。

规培医生正在独立预查房

    预查房结束后,规培医生们回到了办公室,带教老师随即与他们展开深度研讨。围绕查房中发现的疑点难点,老师们引导学生梳理诊疗思路:“这位患者血小板持续下降,除了原发病,还要考虑哪些诱因?”“结合骨髓穿刺结果,治疗方案调整的关键依据是什么?”在一问一答的碰撞中,规培医生们的零散思考被串联成系统的临床逻辑,模糊的诊疗方向逐渐清晰。老师们结合典型病例举一反三,既肯定学生的独立判断,又及时纠正认知偏差,让每一次探讨都成为临床思维的“校准课”。

带教老师悉心指导中

    经过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规培医生们将研讨中的收获内化于心,重新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回到患者床旁进行正式查房。这一次,他们目光更加敏锐,询问更加精准,在与患者的交流中不断验证修正自己的诊疗思路,真正将课堂所学与临床实际深度融合,让每一次预查房都成为提升临床能力的宝贵实践。

  在科室座谈会上,规培医生们对“预查房”一致称赞。“预查房让我们敢独立思考,而老师的复盘指导更让我们会思考。“一位规培医生感慨道:”从前面对复杂病情总觉得无从下手,现在通过先实践再梳理的模式,临床思路越来越清晰,处理问题也更有底气了。”另一位学生补充道:“老师针对性的探讨,让我们能快速发现自身知识盲区,成长速度比单纯跟诊快了很多。

血液科师生座谈会

    血液科推行的预查房制度,以“学生主导实践+老师精准赋能” 的双轮驱动模式,让规培医生在临床实战中锤炼本领,在师生互动中精进能力。这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不仅筑牢了规培医生的临床根基,更彰显了血液科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匠心,为培育更多高素质临床医师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者:吴欣平

编辑:周云龙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