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生 医生动态

医德医风 | 赵纪生:仁心济苍生 淡泊守平常

发布时间:2025-08-11点击次数:402次

  在江西省中医院国医堂的诊室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凝神为患者诊脉。他手指轻搭腕间,目光专注,询问病情,伏案开方,他就是赵纪生,一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中医事业的国医名师、博士生导师。从医五十余载,他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开创肾病治疗新途,以精湛医术驱散病魔阴霾,用温暖的医者仁心守护万千患者,成为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图片
师从名师 厚积薄发
  1970年,赵纪生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分配在永修县人民医院,由此踏上了行医之路。翌年,命运的转机悄然而至,坐落在永修云山的卫生部“五七”干校,派出由著名中西医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进驻县医院,其中有协和医院的方圻、中国中医研究院董德懋等教授。董老是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的高徒,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学术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善治疑难杂症。有位肠伤寒患者,高热不退,多日未解大便,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董老辨证为阳明热结腑实证,施以小承气汤加味,三剂药后,患者解出燥屎,热退身凉。此法打破肠伤寒不能用泻药的魔咒,让西医同道惊叹中医的神奇,也使赵纪生深刻领悟到中医思维与中医辨证的精髓。
  赵纪生牢记董老教诲:“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多学习,多临床,才能增长知识。”从医的道路上他跋涉攀登,县级医院病人多,病情复杂,他几乎没有闲暇,得到了极大锻炼。他用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感染、用柳花散治疗霉菌性肠炎与口腔炎,新加香薷饮治疗小儿夏季热,均获良效。董老的亲授、基层的锻炼,使年轻的他医术大有提高,对疑难重病的中医治疗亦了然于心,为今后的专病专科建设筑牢了根基。
1  979年和1982年,赵纪生两赴北京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进修学习,在董老的引荐下,师从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路老,著名中医学家,医术精湛,仁厚谦和,被誉为“国医圣手”、“当代御医”,善用经方治疗内、妇、儿疑难杂症,屡起沉疴,在培养新秀,提携后学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在随师学习中,赵纪生深知老师国学根基深厚,治病善于辨证,以证立法,依法选方;在选方用药上,师古不泥古,化裁古方,古方新用,创制新方。如治疗脾胃病,在半夏泻心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基础上,化裁成脾胃系列方,使之更切中病机,契合病情,用治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获佳效。
  赵纪生好学勤奋,深得路老的青睐,三十多年来,路老从不间断对他的教育,或耳提面授,或飞雁传鸿,指点迷津,答疑解惑,要求他熟读经典,多临床,切忌急功近利。路老于他亦师亦父,师徒情深。2011年1月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举办“国医大师路志正从医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他应邀参会并发言作学术报告。2023年2月21日路老仙逝,高寿103岁,赵纪生率众再传弟子在红谷滩赣江边举行了简约而庄重的祭奠仪式,他面朝北京方向,长跪不起,拜别恩师,寄托哀思。
博采众长融汇新知
  赵纪生广闻博取,勤于思考,精于辨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术思想。在深研路老治疗痹病的经验和学术思想后,他得到启迪,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徐长卿、肿节风、威灵仙等祛风除湿中药及火把花根片、正清风痛宁片等抗风湿中成药治疗慢性肾炎,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摸索,提出“从风湿论治肾水”的理论,打破了传统治疗慢性肾炎的思维模式,使慢性肾炎的疗效大大提高。许多慢性肾炎患者只需单纯使用中药即可控制病情甚至临床治愈,即便联合激素治疗,也显著减少了患者使用激素的副作用。他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祛风化湿中药治疗了很多西医棘手的难治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获得良好的效果。他善于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症。曾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治愈一例高龄女教授长期失眠、盗汗患者,用柴苓汤合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均取得很好疗效。
  赵纪生一方面学经典、用经典,另一方面认真学习现代医学知识,这看似矛盾,实则辨证统一。西医学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其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借助西医的先进检查仪器及实验室设备,既能及早发现疾病,弥补中医四诊的不足,提高中医疗效;又能对照检查结果进行微观辨证,还可根据治疗前后检查结果的改善情况,为中医判定疗效提供量化指标。他根据少阳三焦枢机不利是慢性肾炎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提出疏利少阳为治疗慢性肾病独辟蹊径,并根据中医“少阳主枢”的理论,运用疏导调节、辨证分型与肾穿微观病理分型相结合治疗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病,在降低和消除蛋白尿、血尿,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高凝状态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患者胡某,56岁,患“慢性肾炎10余年,长期蛋白尿不消失,肾穿病理诊断IgA肾病,经多方治疗,尿蛋白++,红细胞+,赵纪生运用健脾益肾、疏利少阳法,以小柴胡汤合黄芪二仙汤调治,口服3月余,尿中蛋白、红细胞转阴,达到临床治愈。
仁心仁术情暖患者
  在赵纪生眼中,患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需要救治的生命。他总会亲自为老人测量血压;遇到家境贫寒的患者,他会尽量开具便宜有效的药方。每次开完药方后,赵纪生总要耐心告知病人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一些需要先煎、后下的中药,这些细节最易被忽视,却也是中药起效的关键。有时他需不厌其烦讲好几遍,让患者完全弄懂。慢性肾衰患者饮食宜忌最为重要,他总会详细的解答,直至患者彻底明白。每次门诊,有时讲得口干舌燥,他也乐此不疲,只要能让患者受益。
  赵纪生的诊室永远都充满着温情,无论是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是抱着孩子的母亲,还有从外省专程赶来的求医者。他每次都耐心听完每个患者的讲述,对于有的外地患者没有及时赶到医院做化验检查,他会亲自联系检验科,请求帮忙加做,以便上午出结果,及时诊病,及时返程。他说,肾病患者不容易,病情重,病程长,经济压力大,减轻他们的负担,也是医生之责。他拒收红包,对于患者送的锦旗、感谢信,也尽量劝阻,请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养病康复上。赵纪生曾对一位采访他的资深记者说:“为医者,必须严谨,吹不得捧不得,更不能炒作。平平淡淡才是真。”
传道授业大爱无疆
  赵纪生注重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发展,成立了“赵纪生名中医工作室”,通过学历教育、师承带徒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地经验传授给弟子,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备至。他对学生说:“只有沉下心来刻苦学习,多实践,多临床,吸取精华,才能丰富自身的中医底蕴。”他谆谆嘱咐弟子们要恪守职业道德,坚守底线,拥有精湛的医术,做一名自信仁爱的中医人。如今他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等众多弟子,分布全国各地,成为医疗骨干,有的是科主任、硕士、博士生导师。看到弟子们所取得的成就,赵纪生倍感骄傲与欣慰。
图片
  赵纪生从医五十余载,作为学者,他博极医源,勤学广识,继承创新;作为师者,他传道授业,倾囊相授,桃李芬芳;作为医者,他技高医精,至仁至善,福泽于民。现在他仍坚持每周四次门诊,从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到桃李满天下的国医名师,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着“大医精诚”的真谛。那些经他救治的患者,那些被他点亮的生命,都是他医者生涯最美的勋章。

一审:杨萌
二审:陈雯越
三审:沈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