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生 医生动态

做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张磊昌

发布时间:2025-08-18点击次数:289次
  “悬壶以瘥含灵苦,格物致知而精术;愿乞英才七十二,栽遍四海桃李树”工作多年来,张磊昌同志在医学的道路上始终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以坚毅笃定之志践行杏林誓言,在临床,科研及教学等诸多方面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引领性的成果,展现出医者仁心与学者担当。
  悬壶济世,著手成春,做温暖医生
  工作以来,张磊昌同志始终秉持先贤孙思邈“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医德古训,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为饱受肛肠疾病困扰的患者送去健康、带来福音。
(温情关怀暖病房)
  在肛肠疾病的临床诊治中,张磊昌特别重视患者的手术体验与术后功能恢复,倡导“精准、微创、无痛”的治疗理念,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技术治疗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藏毛窦、肛裂、直肠脱垂、肛乳头瘤及坏死性筋膜炎等疾病。在长期实践基础上,他改良并创立多项手术方法,如结合3D肛瘘重建技术,大大提升瘘管定位与括约肌保护的精准性,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舒适的治疗体验。
  张磊昌首创的“经括约肌间(药线)双挂线术”(TRISDS)打破传统高位肛瘘治疗模式,实现高治愈率的同时完整保护肛门括约肌,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同时兼顾治愈率和肛门功能保护的难题。目前,已在全国2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1391例,获同行广泛认可,并于2024年在第125届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年会(ASCRS)上进行了国际学术展示,成为江西省首个登上该国际盛会的原创术式。《经括约肌间药线引流术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化研究》项目也已获批立项,持续推动标准制定和科技志愿推广服务,体现了中医特色技术在外科治疗中的现代价值与全球影响力。
  针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PNF)这一高危急症,张磊昌提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深筋膜播散模式”新理论,系统完善了PNF的诊疗流程,强调了深筋膜传播的重要性,突出了早期发现和全面引流受累区域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重要性,为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了解剖学依据与实操路径。该成果有效降低了本院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病死率,并受邀在第126届ASCRS年会上作专题汇报,标志着该创新理念已在国际专业舞台上获得高度认可。
  不仅在手术中追求极致,张磊昌更将细致入微的关怀贯穿治疗始终:从每日查房、术后换药,到导尿、打开塞露,亲力亲为,毫无怨言;面对重度顽固性便秘患者,他甚至会徒手协助清除嵌塞粪便,缓解患者痛苦,被病人亲切称为“最温暖的医生”。他将“救死扶伤”的大医之道化为实际行动,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初心,正是这种济世赤诚之义与“著手成春”之术,赢得了患者的感激、同道的尊敬、社会的赞誉。
(患者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格物穷理,致知精术,做创新先锋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科研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格物以获新知,临床医学方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张磊昌同志在坚守临床一线、勇担救治重任的同时,始终将科学研究作为提升诊疗水平的动力。“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凭着自身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百折不挠的钻研,张磊昌于科研领域亦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出医者智者并进、术业双修的卓越风采。
  张磊昌同志系江西青年井冈学者、英国St. Mark’s医院访问学者、“三鹰计划”雄鹰领军人才、江西省“1050青年人才工程”青年骨干人才,兼任《结直肠肛门外科》核心期刊编委、《中华中医药杂志》青年编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他始终坚持“科研为临床服务”理念,围绕中医药治疗UC及肛周并发症的核心问题开展系统研究。近年来,张磊昌同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1面上1青年2地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篇。张磊昌首次应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粪菌移植(FMT)并显著提高疗效,所提出的“新金汁”治疗体系首次阐明FMT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功效,解释了FMT在湿热型UC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同时,结合肠镜病理分期与炎症标志物动态监测,提出“分期—分型—分证”个体化治疗模式;并创新性地应用民族医学特色技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以特定穴位刺激调节肠道神经-免疫网络,探索UC免疫干预新策略。
张磊昌在第125届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年会(ASCRS)上作报告
  在繁忙临床与科研之余,张磊昌同志还会积极投身各项临床技能大赛与学术竞赛,并屡获殊荣,如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赣江新区站暨赣鄂中医药高校抗疫项目双创交流赛决赛一等奖、江西省第二届马应龙杯肛肠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上海陆家嘴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手术视频优胜奖等。
张磊昌指导团队解析病例
  传道授业,哺育桃李,做师者榜样
  “躬耕杏林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是张磊昌同志始终坚守的教学座右铭,也是他作为一名杏林传承人、授道者的美好愿望。同临床科研工作一样,张磊昌同志从事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工作也已有数载。多年的传道授业,辛勤耕耘,让他在培养了一大批杏林英才的同时,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现今医学教育实际的教育模式与理念。
张磊昌教学中
  张磊昌同志主编、参编《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及多部专业著作,如《面向国际的中西医防治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肛肠病诊疗学》《李瑞吉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等;在育才带教方面,张磊昌同志注重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并荣获国家级铜奖,荣膺首届江西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指导学生累计发表SCI论文6篇、北核13篇、科核19篇,获省、校级创新课题立项13项,教学成果显著;在临床规培考核中,他以严谨教学和人文关怀并重,带领科室在临床教学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学风范深受学员好评,荣获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教学主任”称号。
  张磊昌同志始终将“做人民信赖的好医生”作为目标,无论身处临床,还是面对基层患者,他都以同样的热情、耐心和严谨服务每一位病人。在医者之路上,他没有豪言壮语,唯有“以术济世、以心润身”的坚守;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上,他没有停步畏难,始终砥砺前行,奋楫争先。张磊昌同志以卓越医术造福百姓,以仁爱之心感动社会,是集技术、品德、教育与传播于一体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典范。
一审:杨萌
二审:陈雯越
三审:沈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