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生 医生动态

优秀医师(高级组)| 吴娜:医路前行不忘初心,医路生花不负韶华

发布时间:2025-08-15点击次数:275次

  吴娜同志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后、全日制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脾胃消化病分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第四批),江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肝胆病分会常委兼秘书;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员“先锋岗”、“明湖科技工作者”;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精鹰人才”、“优秀医师”、“吴娜博士后工作室”负责人、炎症性肠病MDT团队负责人。

  2018年7月博士毕业后,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来院后七年如一日,在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至今仍坚守在科室临床一线,每天加班加点,基本上都要忙到凌晨才能休息。从月均门诊服务患者20多人次到增长了8倍的近200人次,她用了一年半时间;从临床菜鸟到独当一面的副高专家,她用了五年时间;从刚出校门的博士生到博士生导师,她用了七年时间;而全心全意护佑患者的健康,她愿意用一生的时间!这无数个瞬间,凝聚了她的真情和汗水,完全体现了医者仁心和为患者健康服务的初心宗旨。

  吴娜陆续师从“湖北中医名师”肝病名家李翰旻教授;中医脾胃领军人才、首届“岐黄学者”唐旭东教授,在传承导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守正创新,精益求精,专研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她作为医院炎症性肠病MDT团队负责人及科室最年轻的带组组长,结合江西患者的自身特点,借鉴了湘雅、广安门、湖北省中、南昌大学一附院等医院的诊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和优势,逐步建立并不断优化溃疡性结肠炎的规范化诊疗流程,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炎症性肠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方,帮助很多陷入困境的患者重返了健康。7年期间,吴娜几乎放弃了所有休假,2023年产假尚未结束,她就立刻返回医院,一心扑在了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的临床诊疗工作中,专心致力于打造精品炎症性肠病诊疗团队,助力科室的特色差异化发展及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吴娜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身怀六甲时仍坚守三尺讲台,年均课时量达112节;同时她始终坚持每周在科室开展业务学习带教、小讲课及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吴娜自2022年担任硕导以来,指导了三届6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2项,省级课题2项,首届研究生,今年以初试及总分均为第一的成绩,录取我校中医内科学博士,并获“优秀毕业生”荣誉。作为科室的教学秘书,吴娜为了更好地发现教改“盲点”,服务好规培生,在已获聘副高的情况下,仍然参加并顺利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为此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助力攻克教改“难点”,为科室教学整改最终疏通“堵点”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吴娜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自选动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科室特色“学术沙龙”讲座持续开展,取得了热烈反响,得到了广大医生及学生们的广泛好评。同时,在每场教学中吴娜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时刻牢记为党育人,时刻不忘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培养高素质栋梁之材。吴娜因优秀的教学、带教成绩,为2024年医院唯一获聘副教授职称的员工,2025年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认真做好临床和教学工作的同时,吴娜还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在来院的7年时间里,吴娜基本从零起步,科研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1部专著,作为编委参与编撰5部专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地区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1项、青年项目1项,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1项等各级课题共8项,累计获资助134.4万元,同时参与课题6项。吴娜因优异的表现,获评2023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明湖科技工作者”。
  在社会服务方面,吴娜义无反顾,疫往直前,2020年参加江西省应急医疗队,至上饶市余干县洪灾第一线开展防汛巡回医疗服务,2022年参与抗疫一线工作,此外还多次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义诊活动,累计荣获包括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员“先锋岗”、江西省中医院“优秀医师”在内的各种荣誉20余项。
一审:陈雯越
二审:杨萌

三审:沈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