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防治肺结核
发布时间:2015-01-12点击次数:4109次
肺结核中医称为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侵肺所致,主症为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等。本病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损疾患。病因为感染“痨虫”,但发病与否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有关。病理特点以阴虚为主,进而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两虚。本病的辨证以肺阴亏损为多见,可演变为阴虚火旺,阴阳两虚。同时还当辨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四大主症的主次轻重及病理特点。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治疗大法以滋阴为主。临证必须重视补脾助肺的治法,以助生化之源。对虚中夹实的特殊情况,要补虚治本不忘治标。由于本病虽有火旺的表现,但本质在于阴虚,故当以甘寒养阴为主,适当佐以清火。即使肺火、痰热较为突出,也只能暂清肺火,化痰热,中病即止,不可过量或久用苦寒之品,以免苦燥伤阴,寒凉败胃伤脾。
本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摄生等方面的调养,本病具有传染性,应予隔离治疗或在专科医院治疗。嘱咐患者切勿随地吐痰。病室环境应该安静、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加强病室及患者的用具、排泄物的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