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中医药文化

四季养生话痛风(上)——风从何处来

发布时间:2017-01-04点击次数:6149次

    冬天快要到了,又到了吃货们开始流连于火锅店各种夜市小吃的时候到了,不过经常有关节痛的吃货们可能要注意了,要管住自己的嘴啦,胡吃海喝很可能会引来健康的一大杀手——“痛风性关节炎”。

    那这股让人深恶痛绝的风是从何而来的呢?《景岳全书》就曾初步论述过痛风,“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中医的观点简单点说呢就是体内有湿气,加上饮食不节就容易引起寒气、湿气郁结在一起导致痛风的形成。那就是古代的医家们对痛风的初步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最直接的罪魁祸首就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体内尿酸是人体嘌呤物质代谢的最终产物。通常,嘌呤在肝脏氧化代谢后才变成尿酸,再由肾脏和肠道排出。基本上,嘌呤的生产量和排泄量大约相等。嘌呤的生产量,三分之一来自食物,其余是体内自行合成。排泄量则是三分之一由肠道排出,三分之二从肾脏排出,在原发性痛风中,80%~90%的发病直接机制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清除率下降。血尿酸增高的主要环节认为是肾小管分泌下降,也包括重吸收升高。尿酸排泄减少常与生成增多相伴,如果生产过多或排泄不出,尿酸囤积体内,会导致血液中尿酸值升高。

    那痛风又该如何诊断呢?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总结出了痛风诊断的新标准。1. 关节红肿 ;2. 行走困难;3. 疼痛达峰时间<24 小时;4. 2 周内症状缓解;5. 伴有痛风石;6. 具有第一跖趾关节(MTP1)红肿疼痛病史;7. 现症发作部位为足部 / 踝关节;8. 血尿酸水平>6 mg/dL;9. 关节 B 超呈现双轨征;10. 放射学检查发现骨侵蚀或囊肿。在血液检测中,普通男性尿酸正常范围的上限是416微摩尔/升。有些病人痛风复发时,却发现自己的血尿酸浓度并没超过这个数值。这是为什么呢?一是急性发作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进尿酸排泄;二是急性发作时,大量尿酸从血液移入关节。因此,若用血尿酸值判断是否痛风发作,必须注意检测时间。

    痛风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但最常见的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根据最新统计,男女发病比例是20∶1。脑力劳动者,体胖者发病率较高。痛风偏爱男性的原因是: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男性喜饮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

    痛风常和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疾病一起兴风作浪威胁人们的健康。痛风患者的心脏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导致血液无法充分送达心脏,血液循环机能不良,引起狭心症或心肌梗塞的机率就特别高,尤其是原本就患有高脂血症的痛风患者更是容易发生心脏疾病;糖尿病与痛风两者都是因为体内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很容易并发于患者身上,而尿酸值与血糖值之间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所以通常尿酸值高者,血糖值也会比较高;痛风患者大多是较为肥胖体型,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高血压,且由于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上偏向摄取高脂、高热量食物,因此体内的中性脂肪含量都相当高,胆固醇值通常也都超过正常标准,容易引起高脂血症。

    看到了这些您是否觉得已经很恐怖了呢,但事实上痛风到了后期更是能蚀骨噬筋,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关爱生命,呵护健康,敬请继续关注下期话题《四季养生话痛风(中)——蚀骨噬筋的痛风》。(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