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推荐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根据《关于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推荐工作的通知》的规定,现将我校推荐申报的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含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要完成人、项目简介)予以公示。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人所在) 单位 |
推荐类别 |
1 |
符合中药特点的增溶性药用辅料的评价、优化与应用 |
杨明、肖小河、张海燕、张锐、高正松、史新元、廖永红、宋民宪、马鸿雁、齐云 |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三O二医院、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
自即日起7日内(2015年1月4日-2015年1月11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 系 人:周翔
联系电话:0791—7118826
E-Mail : flychow2001@163.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兴湾大道818号
邮政编码:330004
附件: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项目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5年1月4日
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符合中药特点的增溶性药用辅料的评价、优化与应用
推荐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中药药剂领域。
本项目分析我国中药药用辅料使用与管理现状,针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组份的复杂性、辅料的多样性等特点,参考欧、美、日等国已有辅料标准和国际辅料管理,调研了增溶性辅料国内外生产、使用情况;对21种中药难溶性成分与辅料进行分子模拟,并以8种中药注射剂难溶性有效成分为模型药物(黄酮类:黄芩苷、芦丁、柚皮素、阿魏酸,二萜内酯类:穿心莲内酯,香豆素类:补骨脂素,有机酸类:反丁烯二酸,挥发油类:橙花叔醇),初步筛选了8种增溶性辅料对其增溶适宜性;以4个中药注射剂为模型制剂(清开灵、银黄、生脉、香丹注射液),优化了增溶性辅料的选择及制剂工艺;建立了增溶性辅料在中药注射剂中筛选方法、评价模型及其选用原则;建立了增溶性药用辅料行业规范与质量标准草案。突破制约中药注射剂发展的研究模式瓶颈,开拓了一条符合中药特点的增溶性辅料选用规律。本项目体现新方法、新规程、新标准、新产品等系列标志性成果具体表现如下:
(1)新方法——中药注射剂增溶性药用辅料的筛选及评价方法:①分子模拟计算评价②物理性质表征评价③化学组分含量分析④增溶效力⑤生物检测;
(2)新规程——中药注射剂增溶性辅料筛选与评价操作规程;
(3)新标准——吐温80(供注射用)质量标准(草案);
(4)新产品——吐温80(供注射用)。
截至2013年1月1日,本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40篇,被SCI收录论文3篇;申报专利3项、已授权2项(授权专利号:ZL200910237161.1,ZL201010264456.0),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登记号:2011SR018308);培养硕、博士生8人。
本项目分析中药注射剂存在问题,研究其工艺流程,总结其操作规程,提高了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并找出毒性组分、优化合成工艺,提高了吐温80的质量,所合成注射级产品已获生产批件,并在多个注射剂生产实践中证实安全有效。目前超过300家用户,150家生产企业,应用于40个成熟制剂品种,上市注射液中应用超过5年,未出现与辅料相关的不良反应,增溶效果和安全性良好。将进一步推广到更多注射剂,相关注射剂的销售将有望稳步增长,带来巨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