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生命时报】葛来安:为什么食疗方都用粳米

发布时间:2023-03-16点击次数:1473次

  江西读者王女士问:我平时比较注重养生,爱做食疗方,发现但凡用到米类都是“粳米”,请问粳米比其他米功效更好吗?
  江西省中医院消化一科主任中医师葛来安解答:粳米,别名白米、稻米、大米、硬米。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有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的作用,对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吃不下饭)、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在中医看来,粳米更有“ 营养”的原因在于它能养护脾胃。同时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概率。粳米粥最上面一层粥油能够补液填精,对滋养人体的阴液和肾精大有裨益,最适宜病人、产妇和老人。所以,食疗方中,中医大多喜欢用粳米搭配粥类,以更好顾护人体的“ 后天之本”——脾胃。推荐几个粳米食疗方。
  1.白扁豆粥。取白扁豆60 克、粳米60 克同煮为粥,至扁豆烂熟,早晚餐服食。此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久泻者。
  2.大米胡萝卜粥。胡萝卜250 克、粳米50 克,同煮为粥,早晚空腹服食。此方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良。
  3.苏子麻仁粥。苏子10 克、火麻仁15 克、粳米50~100 克,将苏子、火麻仁捣烂,加水煮后滤汁,与粳米同煮成粥。此方适用于老年人、大便干结难解者。▲

来源:2023.03.21生命时报8版

一审:杨萌

二审:陈云

三审:沈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