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室 科室动态

健康科普丨为什么血液病容易发生出血?

发布时间:2024-12-26点击次数:13890次

一、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

     血小板是止血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在血管受伤时形成血栓,阻止出血。临床上,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可导致无法有效止血。在血液病中常见以下几种疾病: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

2.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出现门静脉高压,直接影响脾脏的血液回流,这种压力升高使得脾脏内的血液回流受阻,它会导致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脾脏可能会过度工作,过滤掉过多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患者的出血倾向。

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而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

4.血小板无力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血小板因子3的粘附和凝聚功能明显异常,导致血小板功能受损,患者在受到轻微创伤后容易出现持续性的渗血现象。

二、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

凝血因子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必要成分,缺乏足够的凝血因子会导致血液凝固障碍,增加出血风险。相关疾病例举如下:

1.血友病,这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血友病A(缺乏凝血因子VIII.)和血友病B(缺乏凝血因子IX.)。患者常表现为关节、肌肉等深部组织以及手术部位的出血,有时在开放性损伤后可能发生大量出血。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综合征。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程中,大量的凝血因子与血小板被消耗,导致凝血因子缺乏。

三、血管壁异常

1.在白血病等血液恶性肿瘤中,异常的白血病细胞可以浸润到骨髓和其他组织,包括血管壁、破坏正常的止血机制。

2.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机体对某种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紫癜、黏膜及器官出血。

     除一部分血液疾病本身以外,药物的副作用、感染也能不同程度的影响凝血机制,造成血液病容易出血的表现。总之,血液病容易发生出血是由于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的影响。

 

中医膳食

1.鲜荷叶红糖饮

【配方】:鲜荷叶2张,红糖30克。

【制法】:将鲜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铝锅内,加红糖、清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煮沸后用文火熬煮30分钟,滤去荷叶渣,稍晾凉即成。

【功效】:鲜荷叶凉血止血,红糖和血,本品清热止血,主治血热妄行证出血。

 

2. 芹菜粥

【配方】:芹菜100克,大米50克。

【制法】:将大米淘净,入锅煮粥至半熟时,加入芹菜节熬至熟烂即成。

【功效】:芹菜清肝热、凉血分,大米滋五脏,本品清热而不伤胃气,主治热迫血溢诸证。

 

3. 旱莲草猪肝汤

【配方】:旱莲草5克,猪肝300克。

【制法】:只取旱莲草汤汁,转中火待汤再沸,放入肝片,待汤开,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旱莲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配上猪肝有止血兼补血的作用,对各种出血症状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4. 三七红枣粥

【配方】:三七粉3克,红枣5颗,大米100克。

【制法】:将三七粉、红枣、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煮成粥。

【功效】:三七补血止血、活血化瘀,大米益气补虚,红枣补气养血,四味同用既能止血又能补血,可用于辅助治疗血瘀证型出血。

 

5. 百合熟地黄炖汤

【配方】:百合、熟地黄各50克。

【制法】:将百合、熟地黄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煲1个小时,再加入少许蜜糖即可。

【功效】:熟地黄滋阴补肾、补肝养血,百合滋阴生津、养心安神,对肾虚型出血伴有腰膝酸痛、潮热盗汗等症均有疗效。

 

      这些中药膳食结合了药物与食物的功效,既能预防出血,又能滋养身体。但要注意,在制作和食用这些药膳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和情况适量调整,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作者:刘蕊
编辑:周云龙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