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

心水病案2

发布时间:2022-10-21点击次数:1047次

患者王某某,62岁,2021年7月3日初诊,主诉:胸闷反复发作10年,再发加重3天伴气短。患者于10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胸闷,未予以重视,5年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喘咳、气短,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力衰竭 心功能Ⅱ级”,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其后病情反复。3天前无明显诱因再发胸闷伴气短,特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胸闷气短,劳累后易发,且劳累后时觉胸前区隐痛,按之觉舒,休息后好转,夜间憋闷,难以平卧,时发头晕,无头痛,神疲倦怠,下肢乏力,行走不稳,面色淡白,无口干口苦,纳食差,夜寐一般,难以入眠,大便稀溏,日一至两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左脉稍沉。中医诊断:心水;辨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益气健脾养血方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黄芪 30g,人参 15g,当归 15g,鸡血藤 10g,首乌藤 10g,茯神 15g,酸枣仁 10g,丹参 6g,木香 6g,白术 10g,薏苡仁 10g,白扁豆 10g,麦芽 20g,神曲 10g。15剂,水煎服,1剂/天,分早晚温服。

二诊:2021年7月22日,服上药后患者自诉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等症好转,服药期间未见明显胸痛,现双下肢出现轻微水肿,守上方将白术、薏苡仁改用20g,加用葶苈子 10g,大枣 10g,继服15剂。

三诊:2021年8月14日,患者自述胸闷气短等症较前明显缓解,双下肢水肿已消。

按语:本案病患老年男性,长期胸闷胸痛,且劳累后易发,发病诱因明显。脾虚胃弱,气血生化无源,则心脉失养,故见胸闷胸痛,因病性属虚,胸痛以隐痛为主且按之觉舒;气虚则清气不得上升,充养上焦,则可见头晕;脾胃内伤,胃虚不纳,脾虚不运,则食少便溏;脾虚食少,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神疲倦怠,无以充养四肢百骸,则见下肢乏力,行走不稳;气血不足不能上荣舌面,外达脉道,故见面色淡白、舌淡、脉细弱等症;二诊气血虚损所表现出临床表现已缓解,又见下肢浮肿症状,考虑患者久病,气血不足,无力推动水液代谢,灌注于下则见下肢浮肿,继以益气养血为主要治法,加重白术、薏苡仁用量以淡渗利水,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利水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