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诊疗方案

泌尿系感染

发布时间:2019-10-16点击次数:4790次

淋证诊疗方案

(尿路感染)

 

一、病名

中医病名:淋证

西医病名:尿路感染

二、定义

淋证是以小便频急、淋沥涩痛或伴有腰痛,恶寒发热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多由肾虚、膀胱湿热所致。

    本病在临床中包括热淋、血淋、劳淋(肾着)等类型。石淋、膏淋、气淋不在本病中辨证论治。

三、诊断依据

1、急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

2、急性肾盂肾炎: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和/或下腹部痛,肋脊触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叩击痛;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尿血白细胞数升高,尿细菌培养阳性。

3、慢性肾盂肾炎:有尿感反复发作史,尿检白细胞增多,尿浓缩功能下降,尿细菌培养阳性,B超有一侧肾脏缩小,肾盂形状异常。

四、辨证要点

1、辨邪正盛衰 本病急性期,以邪实为主,表现为下焦湿热,临床常见突然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或兼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而在慢性期则表现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正气既虚,湿热之邪未清,临床常见遇劳则发,腰痛绵绵,舌淡,苔白或黄腻,脉虚滑或细滑。

2、辨寒战发热 急性肾盂肾炎可有寒战高热,此乃湿热毒盛,邪正相争所致,不可误认为表证。

五、证候分类

1、膀胱湿热

[主症] 恶寒发热,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色黄赤,灼热刺痛,急迫不爽,痛引脐下,腹痛拒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肝胆湿热

[主症] 小便淋漓,溺出痛如刀割,痛引胁下,或见阴肿,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3、阴虚火旺

[主症] 腰痛隐隐,小便淋沥,解溺痛或尿末疼痛,五心烦热,午后低热,颧红,舌质少苔,脉细数

4、脾肾阳虚

[主症] 遇劳则小便频数,淋漓不已,时作时止,面浮足肿,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纳差腹胀,便溏舌质淡肿,苔白腻,脉沉细弱。

六、治疗常规

1.分型论治:

①膀胱湿热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八正散加减

②肝胆湿热

治法: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③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补肾,清利湿热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④脾肾阳虚

治法:温肾健脾化湿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

2、中成药治疗

①金钱通淋颗粒;

②热淋清颗粒;

③风锦尿感合剂(肾内科拟方,院内制剂)。

3、西医治疗

口服喹诺酮类或选头孢类抗菌素、喹诺酮类针静脉滴注。根据尿培养及药敏结果,再选用相应抗生素。

七、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液分析检查阴性,中段尿培养阴性。

2、好转:小便频急、淋沥涩痛症状好转,尿液分析检查尿白细胞较治疗前减少。

3、无效:症状、体征未见减轻,甚至加重,尿液分析检查白细胞仍超过正常,中段尿培养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