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某某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初诊:2021.01.21
主诉:双下肢红疹5月余
现病史:2020年7月底因饮酒后出现双下肢红疹,患者于8月21日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就诊,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弱阳性,经相关辅助检查后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后先后于江西省皮肤医院、江西省中医药住院治疗,于我院住院期间查尿常规示尿蛋白1+,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经相关对症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现病情加重,遂来我室就诊。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现症:四肢可见红疹,左膝关节疼痛,眼部浮肿及胀痛,偶有腰酸痛感,易疲乏。纳可,寐差,易醒且不易入睡。小便色黄,有尿痛无尿频尿急,尿中可见泡沫,无夜尿。大便日行1-3次,不成形,质稀。舌尖红,苔白,有齿痕,脉沉细数。
查尿常规示:尿蛋白1+;
尿微量蛋白示:475(0-19);
生化示:甘油三酯2.13(0-1.7);
处方:1、牛角地黄汤加减
2、一贯煎加减
1、水牛角20 生地10 赤芍10 丹皮10 大青叶30
连翘10 金银花10 地骨皮30 桑白皮30 乌梅6
X11剂/隔
2、北沙参15 枸杞子10 生地10 麦冬6 当归10
白芍10 五味子6 土茯苓30 白茅根30
X10剂/隔
复诊:2021.02.08
查尿常规示:尿蛋白1+,隐血3+,红细胞416.20(0-30.7);
尿微量蛋白示:302.3(0-19);
现症:双下肢仍可见紫癜,易疲乏,口干欲饮,无口苦,纳可,寐差,易醒。小便中可见泡沫,夜尿1次,大便日行1-2次,不成形,便溏,质黏。舌红苔薄黄,脉沉缓。
处方:1、牛角地黄汤加减
2、二至丸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1、水牛角20 生地10 赤芍10 丹皮10 大青叶30
连翘10 金银花10 地骨皮30 桑白皮30 乌梅6 知母10
X15剂/隔
2、女贞子15 旱莲草15 生地10 山药15 山茱萸15 泽泻10
丹皮10 土茯苓30 地骨皮30 五味子6
X15剂/隔
复诊:2021.03.08
查尿常规示:尿蛋白1+,红细胞28.8(0-30.7);
尿微量蛋白示:357(0-19);
现症:双下肢紫癜较前稍改善,仍有紫癜,时有情绪烦躁,时有疲乏,活动后双下肢感酸胀,以右下肢为甚,口干较前缓解,偶有畏寒。纳一般,寐可。小便色黄量可,尿中可见少量泡沫,无夜尿。大便日行1次,质偏稀不成形,易挂厕。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数。
处方:1、牛角地黄汤加减
2、六味地黄汤合逍遥散加减
1、水牛角20 生地10 赤芍10 丹皮10 大青叶10
连翘10 金银花10 地骨皮30乌梅6 知母10
X15剂/隔
2、生地10 山药15 山茱萸15 泽泻10
丹皮10 土茯苓30 柴胡10 白芍10 当归10 栀子10 白术10
薄荷6 合欢皮30 夜交藤30
X15剂/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