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癖病
1.基本信息:姓名:方博涵 性别:男 年龄:28
2.主诉:反酸1月余
3.现病史:患者因进食过快及饱食后出现反酸,自觉食物反流,时有恶心呕吐,胁肋稍感疼痛,无烧心,无腹痛腹胀,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逼,纳食减退,大便色黑,质硬,小便平,寐可。辅助检查:2020.8.2江西省中医院上腹部彩超示:肝内脂肪浸润,胆囊息肉,脾胰未见明显异常。现症见:反酸,胁肋稍感疼痛,时有恶心感,现无呕吐,无烧心,无腹痛腹胀,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逼,纳食减退,大便色黑,质硬,小便平,寐可。
4.舌像拍照(舌色、舌形、舌苔、苔色、苔质、舌下络脉):舌质红,边有齿痕,苔黄腻
5.脉象:弦滑
6.中医诊断:肝癖病 肝胃不和证
7.治法:疏肝和胃
8.方剂:四逆散加减
9.中成药:柴胡10g,炒白芍15g,炒枳实10g,炙甘草6g,延胡索10g,炒川楝子10g,浙贝10g,蒲公英15g,黄连6g,白芨15g,炒谷芽20g,炒麦芽20g,三七粉3g(冲服)
10.西药:奥美拉挫镁肠溶片
11.名老中医点评精粹:医程杏轩在《医述》一书中说:“食物入胃,有气有质……得脾气一吸,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而本病的产生,正是由于脾胃枢机失常所致,即恣食肥甘或嗜饮醇酒,以致脾胃健运失常,最终导致两种功能失常,一是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运化,蓄积胃内而产生湿浊和食积;一是气机升降失常,当升不升,当降不降,从而产生气机郁滞,从而脂液痰湿蓄积于肌肤、脏腑中,引发脂肪肝。所以本病病位主要在于脾胃,早期病理产物为痰与食。
12.传承弟子心得: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而致。目前,临床对于脂肪肝的治疗是在去除病因、调整饮食的基础上使用降脂药物,疗效并不满意。近年来,张小萍在临床中采用化痰消积法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对从痰食积治疗脂肪肝的体会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