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

胃胀病

发布时间:2021-06-26点击次数:4057次

徐萌  女  1982.11  司法局  2019-8发病  2019-9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日期:2019年9月18日

主诉:胃脘部胀闷不适1月余,加重伴灼热感3天。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故未予以重视。近日因吃火锅引发胃脘部胀满不适加重,并伴有胃脘部灼热感。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治疗。本院行胃镜示: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轻度肠上皮化生;肠镜示:直肠息肉。

现症见:患者诉胃脘部胀满不适,伴有灼热感,休息后无法自行缓解。大便偏稀,偶夹黏腻,日行1次,小便平。月经推迟。食欲可,不敢多食,寐一般。舌质淡,苔薄腻,脉弦。

病症:胃胀病   肝郁血虚

治疗:疏肝养血,清热健脾

丹栀逍遥散加味×7剂

  炒栀子6g,丹皮10g,当归6g,炒白芍15g,柴胡10g,茯苓15g,炒白术10g,炙甘草6g,生姜2片,薄荷6g,浙贝10g,蒲公英15g,黄连6g,白芨15g,益母草15g,合欢皮15g,枳壳15g,谷麦芽各20g,三七粉3冲服。  

核心药:柴胡、炒栀子 、当归                                                    

  •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点评:非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类,是指胃黏膜呈非萎缩性糜烂的炎性改变,脾气虚弱是非萎缩性胃炎的一个基本病机。由于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胃络失养,邪毒乘虚而入,使胃络局部经脉阻塞,气血凝滞;脾虚水谷精微不运,酿湿生痰,郁而化热。若湿热痰浊较甚,则毒壅血郁,胃膜化腐而成糜烂,甚至溃疡。其中皆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血瘀,湿热痰浊为标。因此益气健脾,理气和胃,清热利湿化痰是治疗非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法则之一。该病单纯西医治疗容易复发,缠绵不愈,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可明显提高治愈率。该病中医属胃胀病范畴,辨证属肝气乘脾证,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味疏肝养血,理气和胃。

心得:主方为逍遥散,肝性喜条达恶抑郁,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则肝体失于柔和,以致于肝郁血虚,肝木为病,易传于脾,脾胃虚弱,故神疲食少;肝藏血,主疏泄,肝郁血虚,脾弱则见妇女,月经不调。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日期:2019年9月25日

主诉:胃脘部胀闷不适。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故未予以重视。近日因吃火锅引发胃脘部胀满不适加重,并伴有胃脘部灼热感。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治疗服药1周后,症状有所缓解,故至门诊复诊。

现症见:服药后诸症减轻,胃脘灼热感减轻,纳寐可,二便平,经至但量少。舌质淡,苔薄,脉弦。

病症:胃胀病   肝郁血虚

治疗:疏肝养血,清热健脾

丹栀逍遥散加味×14剂

  炒栀子6g,丹皮10g,当归6g,炒白芍15g,柴胡10g,茯苓15g,炒白术10g,炙甘草6g,生姜2片,薄荷6g,浙贝10g,蒲公英15g,黄连6g,白芨15g,益母草15g,合欢皮15g,枳壳15g,谷麦芽各20g,三七粉3冲服。  

核心药:柴胡、炒栀子 、当归                                                    

(2)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点评:本病治法上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但需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邪,实则以驱邪为主,正虚则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又应邪正兼顾,古有通则不痛的止痛大法,但在辨治疗的时候,不能把通狭义的理解为通下治法,还应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

心得:方中柴胡苦平,疏肝解郁,使肝郁得以条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木郁则土衰,肝病易传脾,故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御木乘,且使营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柴胡为肝经引经药。可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肝脾同调,立法周全,组方严谨,故为调肝养血健脾之名方。

 

日期:2019年10月8日

主诉:胃脘部胀闷不适。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故未予以重视。近日因吃火锅引发胃脘部胀满不适加重,并伴有胃脘部灼热感。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治疗服药3周后,症状有所缓解,故至门诊复诊。

现症见:药后症减,患者诉因饮生冷水果后口酸,胃脘部稍灼热,,纳一般,夜寐欠佳,眠浅易醒,大小便平。舌质淡红,苔薄白

病症:胃胀病   肝郁血虚

治疗:疏肝养血,清热健脾

丹栀逍遥散加味×14剂

  炒栀子6g,丹皮10g,当归6g,炒白芍15g,柴胡10g,茯苓15g,炒白术10g,炙甘草6g,生姜2片,薄荷6g,浙贝10g,蒲公英15g,黄连6g,白芨15g,益母草15g,合欢皮15g,枳壳15g,谷麦芽各20g,三七粉3冲服。  

核心药:柴胡、炒栀子 、当归                                                    

(2)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荞麦花粉

点评:本病虽缠绵难愈,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胃气滞,故胃脘胀痛,气病多游走不定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气机不畅故太息为快,胃失和降,受纳失失司,故不思饮食,肝郁不遂,则精神抑郁,夜寐不安,舌苔薄白,脉弦滑为肝,胃不和之象。女子还有经期不规律,甚至停经的症状。

 心得:本方肝脾同调,以疏肝为主,气血兼顾,以理气为重,如此配伍,可以使木郁达之,则脾弱得复,血虚得养。本方为调肝养血之代表方,治疗肝郁脾虚之基础方,妇科调经常用,该患者之前月经推迟,现月经来潮。

 

日期:2019年10月22日

主诉:胃脘部胀闷不适。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故未予以重视。近日因吃火锅引发胃脘部胀满不适加重,并伴有胃脘部灼热感。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治疗服药5周后,症状有所缓解,故至门诊复诊。

现症见:药后症减,患者诉睡眠较前可,胃脘部偶有烧灼感,稍口酸,纳食一般,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

病症:胃胀病   肝郁血虚

治疗:疏肝养血,清热健脾

丹栀逍遥散加味×14剂

  炒栀子6g,丹皮10g,当归6g,炒白芍15g,柴胡10g,茯苓15g,炒白术10g,炙甘草6g,生姜2片,薄荷6g,浙贝10g,蒲公英15g,黄连6g,白芨15g,益母草15g,合欢皮15g,枳壳15g,谷麦芽各20g,三七粉3冲服。  

核心药:柴胡、炒栀子 、当归                                                    

(2)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荞麦花粉

点评:但是辨证辨病正确时间啊,结合生活饮食规律,调畅气机等方法,定能明显改善症状,假以时日能痊愈,从患者当前症状看,之前我们的选方湿正确的,患者症状缓解,重新辩证后我们选择守方。

心得:本病当与真心痛相鉴别,心居胸中,其痛常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应高度警惕,防止与胃痛相混淆。典型的真心痛为当胸而痛,其痛多剧痛。且痛引肩背,常有气短、汗出等,病情比较急,中老年人既往无胃痛病史,而突发胃脘部疼痛者,应当注意真心痛的发生。

 

日期:2019年11月13日

主诉:胃脘部胀闷不适。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故未予以重视。近日因吃火锅引发胃脘部胀满不适加重,并伴有胃脘部灼热感。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治疗服药7周后,症状有所缓解,故至门诊复诊。

现症见:药后症减,稍有胃脘部不适,纳寐尚可,大便日行1-2次,至不干不稀,小便平,余无明显不适。舌质暗红,苔淡黄薄腻边有齿印,脉弦。

RX:(1)中西药同前+苏梗10   ×14天

病症:胃胀病   肝郁血虚

治疗:疏肝养血,清热健脾

丹栀逍遥散加味×14剂

  炒栀子6g,丹皮10g,当归6g,炒白芍15g,柴胡10g,茯苓15g,炒白术10g,炙甘草6g,生姜2片,薄荷6g,浙贝10g,蒲公英15g,黄连6g,白芨15g,益母草15g,合欢皮15g,枳壳15g,谷麦芽各20g,三七粉3g冲服,紫苏梗10g。  

核心药:柴胡、炒栀子 、当归                                                    

(2)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荞麦花粉

点评:本病发病,多与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有关,故平时宜重视情志与饮食的调摄,患者宜舒畅情志,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匀、饮食生冷、肥甘油腻。心得:胃痛较剧,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避免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食物等诱发因素,进食宜细嚼慢咽,慎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也是预防本病复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