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熊良禧148 男 1965-12-03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发病2015-5确诊2020-06
1日期:2021-01-19
2主诉:反复胃脘胀痛6年余,加重半年余。
3现病史:患者诉6年前因饮酒过多出现胃脘部胀痛不适,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此后饮食稍有不慎即胃痛发作,自服药(具体不详)后症状好转,平素注意饮食。半年前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于外院住院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后胃痛反复发作,自服抑酸药难以缓解,遂致我院门诊治疗。
4现症见:患者诉胃脘部胀痛不适,时有饱腹感,多食则不适,少有嗳气,无反酸烧心,无恶心欲呕。腹软,腹部有按压痛,无反跳痛。平素情绪暴躁易怒,食欲可,不敢多食,夜寐一般,大便不成形,无规律,小便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5病症:胃痛 肝胃不和
6治法方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小陷胸汤加味X7剂
柴胡10g 炒白术10g 枳实15g 炙甘草6g 川楝子10g ,延胡索10g ,法半夏10g
黄连6g 瓜蒌皮10g 神曲10g 郁金15g 谷芽20g
元胡止痛滴丸
7点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血瘀,湿热痰浊为标。因此益气健脾,理气和胃,清热利湿化痰是治疗非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法则之一。该病单纯西医治疗容易复发,缠绵不愈,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可明显提高治愈率。该病中医属胃痛病范畴,辨证属肝胃不和证,选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小陷胸汤加味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8心得:本方以四逆散为主方,四逆散具有疏肝理脾的功效,方中柴胡入肝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为君药;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增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甘草调和诸味。
1日期:2021-01-26
2主诉:反复胃脘胀痛6年余,加重半年余。
3现病史:患者诉6年前因饮酒过多出现胃脘部胀痛不适,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此后饮食稍有不慎即胃痛发作,自服药(具体不详)后症状好转,平素注意饮食。半年前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于外院住院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后胃痛反复发作,自服抑酸药难以缓解,遂致我院门诊治疗,服药1周后症状稍有缓解,故至门诊复诊。
4现症见:患者诉服药后诸症缓解不明显,胃脘部胀痛不适稍有缓解,仍有饱腹感,多食饱腹感加重。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情绪暴躁易怒,食欲可,不敢多食,夜寐一般,大便量少,小便平。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细。
5病症:胃痛 肝胃不和
6治法方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小陷胸汤加味X7剂
柴胡10g 炒白芍15g 枳实15g 炙甘草6g 川楝子10g 延胡索10g 法半夏10g
黄连6g 瓜蒌皮10g 白术20g 郁金15g 谷芽20g 合欢皮15g 焦山楂15g
防风10g 三七3g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7点评:凡是由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致的胃脘疼痛的病症,称之为胃痛,又称为胃脘痛。胃痛初发多属实证,其病主要在胃,间可及肝;病久常见虚证,其病位主要是在脾,亦有虚实夹杂,或脾胃同病,或肝脾同病。情志所伤使肝,脾功能受到影响,也能引起胃痛,如气郁恼怒则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血阻滞则胃病。
8心得:金铃子散由两味药,金铃子和延胡索组成,方中金铃子,疏肝行气,清泄肝火而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擅长止痛。共同疏肝理脾止痛,中焦气机升降有序,则诸症缓解。
1日期:2021-02-02
2主诉:反复胃脘胀痛6年余,加重半年余。
3现病史:患者诉6年前因饮酒过多出现胃脘部胀痛不适,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此后饮食稍有不慎即胃痛发作,自服药(具体不详)后症状好转,平素注意饮食。半年前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于外院住院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后胃痛反复发作,自服抑酸药难以缓解,遂致我院门诊治疗,服药2周后症状缓解,故至门诊复诊。
4现症见:患者诉服药后症状减轻,胃脘部胀痛不适明显减轻,餐后仍有饱胀感。近日因受凉,出现恶心、鼻塞等症状。食欲可,不敢多食,夜寐一般,大便量少,小便平。舌尖红,苔薄腻。脉弦细稍数。
5病症:胃痛 肝胃不和
6治法方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四逆散合小陷胸汤加味X14剂
柴胡10g 炒白术10g 枳实15g 炙甘草6g 桂枝10g ,浙贝母10g ,法半夏10g
黄连6g 瓜蒌皮10g 神曲10g 郁金15g 谷芽20g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7点评:本病病情缠绵难愈,易复发,不仅要积极治疗,治疗后虽然症状有所缓解,但是中焦气机尚未调和,患者应巩固疗效。稍有不慎病情会复发。此病及时治疗预后尚佳,多能治愈,但后期生活中还需注意,慎起居,畅情志,合理饮食。
8心得:西医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胃病及糖尿病伴发胃轻瘫,当出现胃脘部胀痛不适时,均可参照胃痛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