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

泄泻

发布时间:2021-06-16点击次数:3770次

宋文146,1989-01-23;2014年4月肠易激综合征2020-09-25

1日期:2020-09-25

2主诉:反复腹痛、腹泻6年余

3现病史:患者6年前因饮食不洁致腹痛、腹泻,住院治愈后出院。此后饮食不慎及受凉后腹痛、腹泻即发作,泄后痛减。平素时有胃脘胀满不适,未系统治疗,近日症状加重,饭后即发腹痛、腹泻遂致我院门诊治疗。

4现症见:患者诉腹痛、腹泻,大便稀溏,日行6-10次,肠鸣辘辘,泻后痛减,时有心下痞满不适,伴有嗳气,无反酸、烧心,无恶心欲呕。平素服益生菌饮料,症状稍有改善,食欲可,夜寐一般,易醒,小便平。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腻稍黄。脉滑

5病症:泄泻  寒热互结之痞证

6治法、方药:寒热平调,健脾止泻

半夏泻心汤加味

乌梅30   法半夏10   延胡索10   黄连6  黄芩10  党参15   甘草6   干姜6

大枣10   合欢皮15    酸枣仁15  枳壳15  神曲10 防风10   谷芽20  X7剂

7点评: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的为主症的病症,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病变过程较为复杂,临床往往出现虚实夹杂,寒热互见,故而辨证时应全面分析。基本病理为脾虚湿盛,故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本患者脾虚湿蕴,治疗上予,半夏泻心汤加味健脾止泻。

8心得:患者上有心下痞满不适,伴有嗳气,下有腹痛腹泻,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互结,遂成痞证。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下则肠鸣下利。治宜调其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之法。

1日期:2020-10-02

2主诉:反复腹痛、腹泻6年余.

3现病史:患者6年前因饮食不洁致腹痛、腹泻,住院治愈后出院。此后饮食不慎及受凉后腹痛、腹泻即发作,泄后痛减。平素时有胃脘胀满不适,未系统治疗,近日症状加重,饭后即发腹痛、腹泻遂致我院门诊治疗,服药1周后症状缓解,故至门诊复诊。

4现症见:患者诉药后症减,腹痛及胃脘胀满不适缓解,肠鸣次数减少,大便2-3次每日,成糊状,色偏黑,食欲可,夜寐欠佳,多梦易醒,小便平。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滑

5病症:泄泻  寒热互结之痞证

6治法、方药:寒热平调,健脾止泻

半夏泻心汤加味

乌梅30   法半夏10   延胡索10   黄连6  黄芩10  党参15   甘草6   干姜6

大枣10   夜交藤15   茯神15     酸枣仁15  枳壳15  神曲10 防风10   谷芽20

 X7剂

7点评: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以上四药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互结,又缘于中虚失运,升降失常,故方中又以党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与半夏配合,有升有降,以复脾胃升降之常。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全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是为本方的配伍特点。使寒热得解,升降复常,则痞满下利自愈。

8心得:患者夜寐欠佳,多梦易醒,故予夜交藤交通心肾,酸枣仁镇静催眠,枳壳理气化痰,调畅中焦气机,神曲、谷芽健脾消食,缓解胃脘胀满。

1日期:2020-10-09

2主诉:反复腹痛、腹泻6年余.

3现病史:患者6年前因饮食不洁致腹痛、腹泻,住院治愈后出院。此后饮食不慎及受凉后腹痛、腹泻即发作,泄后痛减。平素时有胃脘胀满不适,未系统治疗,近日症状加重,饭后即发腹痛、腹泻遂致我院门诊治疗,服药2周后症状有所缓解,遂至门诊复诊。

4现症见:患者诉药后症减,腹泻缓解,大便成形,日行2-3次,进食后偶感腹部胀满或疼痛不适,纳可,夜寐欠佳,多梦易醒,夜间口干欲饮,晨起稍有口苦。小便平。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滑。

5病症:泄泻  脾胃虚弱,清阳不升

6治法、方药: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七味白术散加味

白芍15   白术10   防风10   陈皮10 葛根15  藿香15   木香6   党参15

茯苓15  炙甘草6   生姜6    大枣10  神曲10夜交藤15     X14剂

7点评: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肢倦乏力,血不养神,故夜寐欠佳,多梦易醒;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滑,乃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痰湿内蕴之象。七味白术散是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葛根、藿香、木香,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

8心得: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为君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为臣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葛根升阳生津,藿香化湿止呕,木香调理中焦气机,诸药合用共同为佐,奏健脾祛湿理气之功。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1日期:2020-11-13

2主诉:反复腹痛、腹泻6年余.

3现病史:患者6年前因饮食不洁致腹痛、腹泻,住院治愈后出院。此后饮食不慎及受凉后腹痛、腹泻即发作,泄后痛减。平素时有胃脘胀满不适,未系统治疗,近日症状加重,饭后即发腹痛、腹泻遂致我院门诊治疗,服药4周后症状基本缓解,故自行停药,近日胃脘胀满不适复发,故至门诊复诊。

4现症见:患者诉胃脘部胀满不适,饱腹后症状加重,肠鸣音亢进,大便质偏软,日行2次,偶有里急后重感。自觉腹部怕冷,纳可,夜寐欠佳,多梦易醒。小便平。舌质红,边有齿印,苔根黄腻。脉细弦稍滑。

5病症:胃痞  脾胃气虚,痰阻气滞

6治法、方药:健脾益气,行气化痰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木香6  砂仁6   法半夏10  陈皮10  党参15   茯苓15  白术10  甘草6   神曲10

枳壳15 谷芽20  酸枣仁15   合欢皮15  生姜6

     X7剂

 

7点评:本方以党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补脾胃。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故臣以白

术,既助党参补益脾胃之气;更以其苦温之性,健脾燥湿,助脾运化。脾主湿,脾胃即

虚,运化无力,则湿浊易于停滞,故佐以补利兼优之茯苓,配白术健运脾气;又以其

淡之性,渗利湿浊,且使参、术补而不滞。伍用炙甘草者,以其甘温益气,助参、术

中益气之力;更兼调和诸药,而司佐使之职。四药皆为甘温和缓之品,而呈君子中和

气,故以“君子”为名。四药合力,重在健补脾胃之气,兼司运化之职,且渗利湿浊

共成益气健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