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
江燕霞 128 女1981-05-10
- 日期:2021-01-14 主诉:乏力疲劳5余年。
2.现病史:患者诉自二胎产后,因月经量增多致乏力易疲劳。期间多次至外院住院及门诊治疗,治疗效果不佳,停药后诸症复发。近日无明显诱因经量增多,贫血症状加重,并伴有痛经,遂至我院门诊治疗。
3.现症见:患者诉月经量多,正值经期,小腹胀痛,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无华,时有心慌,余无明显不适。自诉血红蛋白低,有贫血病史。纳食可,夜寐一般,大便不成形,日行一次,小便平。舌质淡红,舌体偏大,苔薄白腻。脉虚缓。
4.病证:虚劳 心脾气血两虚
5.治法方药: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归芪六君汤加味,
当归6克,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 ,半夏10克,陈皮10克,薏苡仁20克,荷叶20克,山楂30克,合欢皮15克,炒枳壳15克,谷麦芽各20克,生姜两片,红枣三枚。7剂
6.名老中医:虚劳是指临床以两脏或多脏虚损,气血阴阳中两种或多种功能虚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虚弱性证候的总称,又称为虚损。虚劳的成因,有阴虚致劳,也有因病致劳,可概括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因此虚劳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气化功能进行性减退,气血阴阳虚衰,多见于慢性病的后期,所以本病病程,病情复杂多变,现代医学常对因治疗,疗效佳,但有些疾病反复难愈,中医药以补后天脾胃的治疗思路,常取得很好的疗效。本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当归、黄芪益气养血,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从缓急及根本上纠正贫血。
7.心得:虚劳的辨证要点,1.辨五脏气血阴阳亏虚,虚劳病机性质虽为气血阴阳不足,但五脏六腑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对虚劳的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2.辨清虚劳病因,分清兼次症有无虚劳之症,因病致虚,因分辨引起虚劳的原发疾病是否仍然存,久病不复者,常出现较多的兼次症状,应仔细分辨。此外,虚劳日久不愈,常会导致因虚致实的兼次。另外,虚劳之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以致表里同病,故临证时应分清标本主次轻重缓急和虚实,兼夹之不同,以正确辨证施治。
- 日期:2021-01-21
2.现病史:患者诉自二胎产后,因月经量增多致乏力易疲劳。期间多次至外院住院及门诊治疗,治疗效果不佳,停药后诸症复发。近日无明显诱因经量增多,贫血症状加重,并伴有痛经,遂至我院门诊治疗,服药1周后,疲乏症状明显缓解,但月经量多未见明显减轻,遂致我院门诊复诊。
3.现症见:药后乏力及易疲劳症状减轻,经期月经量仍多,小腹胀痛,夹血块,纳寐可,二便平,舌质淡红,苔薄白,舌下稍有瘀斑。脉稍弦滑。
4.病证:虚劳 营血虚滞证
5.治法方药:四物汤合金铃子散加减
当归6克,川芎10克,赤白芍各15克,生熟地各10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10克,黄芪30克,枳壳10克,谷麦芽各15克 七剂。
6.名老中医:患者长期月经量多,必营血亏虚,且月经夹有血块,为气滞血瘀之征象。方中四物汤补血和血,金铃子散疏肝理气,共筑行血行气之功效,加黄芪补气,气为血之帅,补血先补气,枳壳理气,致补而不滞。
7.心得:方中熟地为君药,甘温滋腻,能滋补营血,当归为臣药,辛味性温,主入血分,力能补血,又补中有行。谓其“和血”。芍药为佐,味酸性寒,养血敛阴,柔肝和营;川芎辛温走窜,善能活血行气,祛瘀止痛,配与熟地白芍当归之滋补药中,可使补而不滞,亦为佐药四药合用,共成补血调血之方。
- 日期:2021-01-28
2.现病史:患者诉自二胎产后,因月经量增多致乏力易疲劳。期间多次至外院住院及门诊治疗,治疗效果不佳,停药后诸症复发。近日无明显诱因经量增多,贫血症状加重,并伴有痛经,遂至我院门诊治疗,服药2周后,诸症稍有缓解,但月经量多未见明显减轻,遂致我院门诊复诊。
3.现症见:疲乏感减轻,晨起时有口苦,四肢酸痛,工作时偶有头痛,纳可,夜寐欠佳,二便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
4.病证虚劳 心脾气血两虚
5.治法方药: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归芪六君汤加味,
当归6克,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 ,半夏10克,陈皮10克 白芷10克,夜交藤15克 炒谷麦芽各20克,川牛膝10克,草枳壳15克
21剂。
6.名老中医:心血不足,心失所养,神不归舍则心悸怔仲,甚则彻夜难眠,脾气虚弱运化失调,清浊不分,则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脾气不足失其统摄,故肌肤紫斑,月经量多等,气血不足,清阳失养,故头晕健忘;气血不足,无以充养肌肤则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血虚则女子经少色淡气,不摄血,则月经淋漓不断。
7.心得:本病的转归与体质的强弱,脾肾的肾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脾肾虚衰,元气未败,形气未脱,饮食尚可,无大热,或虽有热而治之能解,无喘息不续,能受补益等为虚劳的顺症表现,长期进行中医药治疗,中药汤剂服用后症状有所缓解,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