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病
龚桂水,男,1976-9-8,非萎缩性胃炎
1.2020-09-23
2.主诉:反复胃脘胀满不适,再发并加重3天。
3.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时有反酸烧心,无恶心欲呕,病发即至本院门诊治疗,症状缓解即自行停药,致疾病反复发作,且症状日渐加重。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空腹时稍有烧灼感等症状,遂复至我院门诊治疗。
4.现症见:患者诉胃脘部胀满不适,空腹时稍有烧灼感,胸前咽喉部时有异物感,吞吐不出,稍感反酸,嗳气后症状稍有缓解,平素情绪易怒,易生口疮,纳可,寐差,眠浅易醒,二便平。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病症:胃痞病 肝脾不和
治法:疏肝解郁,理脾止痛
5.处方: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味加对药
柴胡10,,炒白芍15,炒枳实10,炙甘草6,延胡索10,炒川楝子10,浙贝10,蒲公英15,黄连6,白芨15,炒谷芽20,炒麦芽20,三七粉3
七剂,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 名师点评:痞满是指中焦气机壅滞、升降失司所致的自觉胃脘痞塞,胸膈满闷的一类病症。痞满按部位可以分为胸痞胃痞等。胃痞的临床特征是自觉胃脘脾塞满闷,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它是一种最常见的脾胃病。痞满的主要病变是在胃,涉及肝,脾二脏。其致病原因有感受湿热,内伤饮食,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病机的关键是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司。此病现代医学治疗效果欠佳,疾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易复发,结合中医药治疗,常疗效惊人。
- 心得:抑郁恼怒易伤肝,肝失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致胃气气机淤滞于中焦,则发痞满忧思,多虑则伤脾,使脾气郁结,升运失常,胃气遂于壅滞,亦可发为痞满,如《景岳全书》云:“怒气伤肝,肝气未平而痞”。
1.2020-09-30
2.主诉:反复胃脘胀满不适。
3.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时有反酸烧心,无恶心欲呕,病发即至本院门诊治疗,症状缓解即自行停药,致疾病反复发作,且症状日渐加重。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空腹时稍有烧灼感等症状,遂复至我院门诊治疗,治疗1周后诸症皆有减轻,遂今日至我院门诊复诊。
4.现症见:患者诉服药后诸症状稍有缓解,但饱腹后有胃脘部胀满不适、胸前咽喉部时有异物感发作,稍感反酸,情绪仍急躁,无生口疮,食欲可,寐改善,二便平。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病症:胃痞病 肝脾不和
治法:疏肝解郁,理脾止痛
5.处方: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味加对药
柴胡10,,炒白芍15,炒枳实10,炙甘草6,延胡索10,炒川楝子10,浙贝10,蒲公英15,黄连6,白芨15,炒谷芽20,炒麦芽20,三七粉3
14剂,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 名师点评:痞满应首辨虚实,有邪则实,大凡湿热、食滞、湿阻、肝郁等所形成的痞证为实痞,多见于痞证初发或复发期,实痞痞满较甚,饱胀嗳气明显,口苦、苔腻、脉濡滑弦;凡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脾气、胃阴受损,正虚邪少所形成的痞证为虚痞,虚脾为本虚标实,脾满不甚,乏力、食少或口干、饥不欲食,舌淡或舌红少津,脉虚。其次要辨寒证与热证,辨标本。痞满具有反复发作的临床特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处于因实至虚、因虚致实的动态变化中,证候可表现出虚实兼夹,寒热互见,故而辨证时应全面分析。
- 心得:痞满的基本病机是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司,故治疗的原则为调理中焦气机为主,然而气机阻滞,病因有虚实之别,因邪实气滞成痞满者,应重视祛除邪气,开泄气机。因脾胃亏虚,邪气留滞,成痞满者,当标本兼治为要,培本着重补气养阴。
1.2020-10-15
2.主诉:反复胃脘胀满不适。
3.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时有反酸烧心,无恶心欲呕,病发即至本院门诊治疗,症状缓解即自行停药,致疾病反复发作,且症状日渐加重。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空腹时稍有烧灼感等症状,遂复至我院门诊治疗,服中药3周后诸症皆有减轻,遂今日至我院门诊复诊。
4.现症见:患者诉药后症减,胃脘部不适明显及胸前咽喉部异物感明显减轻,晨起咽喉部偶有气逆,少有反酸,无烧心,晨起时有口干、口苦,纳寐可,二便平,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病症:胃痞病 肝脾不和
治法:疏肝解郁,理脾止痛
5.处方: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味加对药
柴胡10,,炒白芍15,炒枳实10,炙甘草6,延胡索10,炒川楝子10,浙贝10,蒲公英15,黄连6,白芨15,炒谷芽20,炒麦芽20,三七粉3
14剂,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 名师点评:肝郁犯胃,致胃气壅滞,故见胃脘痞塞满闷肝气,郁于本金则胸胁胀满,胃气失和,降则嗳气,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犯甘泽,反酸嘈杂郁热,伤津则口干胆热,上盛则口苦喜长,叹息为肝气,不舒之象,舌红胎薄,黄脉弦,或数为为肝胃郁热之象。
- 心得:本方以四逆散为主方,四逆散具有疏肝理脾的功效,方中柴胡入肝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药,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以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增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甘草调和诸味。金铃子散由两味药,金铃子和延胡索组成,方中金铃子,疏肝行气,清泄肝火而止痛,以为君药;延胡索行气活血,擅长止痛为臣药。共同疏肝理脾止痛,中焦气机升降有序,则诸症缓解。
1.2020-11-11
2.主诉:反复胃脘胀满不适。
3.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时有反酸烧心,无恶心欲呕,病发即至本院门诊治疗,症状缓解即自行停药,致疾病反复发作,且症状日渐加重。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空腹时稍有烧灼感等症状,遂复至我院门诊治疗,服中药5周后诸症基本缓解,遂自行停药,今胃脘部烧心复发,故至我院门诊复诊。
4.现症见:患者诉自行停药2周后,胃脘部烧灼感复发,伴有干呕,偶有反酸,无嗳气、打嗝,胸前咽喉部无异物感,纳寐可,二便平,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病症:胃痞病 肝脾不和
治法:疏肝解郁,理脾止痛
5.处方: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味加对药
柴胡10,,炒白芍15,炒枳实10,炙甘草6,延胡索10,炒川楝子10,浙贝10,蒲公英15,黄连6,白芨15,炒谷芽20,炒麦芽20,三七粉3
14剂,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 名师点评:本病病情缠绵难愈,易复发,不仅要积极治疗,治疗后虽然症状有所缓解,但是中焦气机尚未调和,患者应巩固疗效。然中途停药,故病情会复发。此病及时治疗预后尚佳,多能治愈,但后期生活中还需注意,慎起居,畅情志,合理饮食。
- 心得:西医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胃病及糖尿病伴发胃轻瘫,当出现胃脘部痞塞满闷时,均可参照痞满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