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工作室动态

幽门螺杆菌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8-10-12点击次数:4020次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那么,幽门螺杆菌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呢?首先,容易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表现多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或是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目前有效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是通过尿素呼气试验是13C呼气试验,检查要求在空腹或餐后3小时进行,停用抗生素、铋剂和抑酸药物后四周,这样可以避免其他因素影响结果。首先检查者收集呼气,然后口服13C尿素小胶囊,如若体内有幽门螺杆菌滋生,则会分泌尿素酶,分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随着呼吸进入我们的肺循环。等待20-30分钟后,再采集一次呼气。最后把两个气袋拿到仪器检测,如果服药后的气袋中,13C的浓度明显增高,且会有一个准确的数值,通常数值越高,感染就越严重。

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们也不需要太紧张,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并非难事,90%的感染者经过4联疗法10-14天的规范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灭幽门螺杆菌,这对预防和控制慢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也有重大意义。

 

中医对幽门螺杆菌的独特认识

  幽门螺杆菌属于中医所说的“湿热之邪”,临床以脾胃湿热较为多见,很多中药和方剂都具有良好的杀抑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例如中草药黄连、黄芩等。当然,中医治病注重辨证论治,强调“正气为本”,hp作为致病因素,只有在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抗邪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才会破坏致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反应。所以中医在处方开药时,并不是清热解毒药的堆积,而是讲究辨证论治,驱邪与扶正相结合。这样既可保护和修复胃黏膜,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杀灭幽门螺杆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呢?

人与人之间的粪−口途径、口−口途径,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也就是说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在生活中,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 进餐时,尽量使用公筷,餐具定时高温消毒
  • 注意食品卫生,尽量少去路边摊等地进餐
  • 个人生活用品分开使用,不要与家人同用牙刷、牙杯、碗筷等
  • 避免口对口喂食儿童
  • 注意卫生,日常生活中勤洗手
  • 减少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