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工作室动态

三伏天调脾胃,“三伏贴”开穴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9-04-03点击次数:4820次

“我饮食稍微寒凉一点,胃就不舒服”

“外出就餐我就容易上吐下泻”

“一吃油分我就会恶心、腹胀”

……

这些脾胃虚弱的症状是否也困扰着您呢?江西省中医院脾胃科“三伏贴”开穴了!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就要到了。炎炎夏日,虽酷暑难耐,却是调理身体的大好时机。因为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肌表,毛孔张开,正是调理身体、改善体质的最佳时机,特别有利于穴位贴敷药物透皮透肉透骨,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因此每年夏天,到医院预约三伏贴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体寒人群别错过。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如银行卡大小的膏药,一般4-7个为一组使用。遵循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夏时气候,在三伏天里进行三伏贴穴位敷贴,通过经络内传,气候、穴位和药物三者共同作用,以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使之与夏时气候特点有机结合,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哪些脾胃疾病适合三伏贴

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返酸烧心、嗳气厌食等;

肠功能紊:慢性腹泻、便秘、排便粘滞不爽;

脾胃/消化亚健康:乏力、胃寒、怕冷、嗜睡。

如何进行消化三伏贴

根据“春夏养阳”理论,在三伏天用特制的中药,在胸腹脐部的任脉、脾经、胃经选取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以气相应,以味相感,健脾温胃,内病外治。

我院脾胃科经过多年摸索,在常规头伏、中伏、末伏的基础上增加伏前加强和中伏加强,使三伏三贴升华为三伏五贴,一次选穴11个脾胃相关穴位,每次贴敷持续4-6小时,间隔10天左右进行下一次敷贴,一年一个疗程,一般连续敷贴3至5个疗程。

哪些细节要注意

1.开穴时间: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贴敷效果最佳,可达到天时相应,激发体内阳气之效。

2.禁忌症: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

3.贴药后,部份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感、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忍受。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来医院处理。

脾胃穴位贴敷时间及地点

伏前加强:7.01-7.10

头    伏:7.11-7.20

中    伏:7.21-7.30

中伏加强:7.31-8.09

末    伏:8.10-8.19

地    点:江西省中医院脾胃病门诊(1号楼2楼)

脾胃科住院部(1号楼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