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

龙胆泻肝汤医案6

发布时间:2021-03-10点击次数:6756次

吴某,女,83岁。2018年12月8日初诊。主诉:双下肢酸软无力2月余。现症:下肢酸软无力,头重,头晕,胸闷。目痛,左眼胀,口苦,口干,口中有火烧感,双侧足底有灼烧感,左胁不适,平素脾气较急躁,纳寐可。小便短频,夜尿频,5-6次/晚,大便平。舌红,苔黄腻,脉弦。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5年,上周测血压180/80mmHg (当日未服用降压药)。处方:

龙胆草3g、焦栀子5g、黄芩6g、柴胡6g、生地10g、车前子5g(布包)、

泽泻6g、川木通3g、甘草3g、当归6g、天麻10g   共7剂。

二诊:服上方后下肢酸软无力好转,测血压155/70mmHg (未服降压药)故守方继服10剂。

按:痿证是经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或仅见两足痿弱、不能运动的疾患。痿证的病因有肺热熏灼、情志内伤、房劳过度以及湿热不攘等,痿多偏虛,治疗多宜滋养阴血,然而临床因湿热致痿的亦不少。湿热在下,邪气蒸脾,流于四肢,则致四肢酸软。《生气通天论》日: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綆短,小筋弛长。綆短为拘,弛长为痿。肝火上冲于目则见目痛、目胀。湿为阴邪,易袭阳位,火夹湿上犯可见头晕、头重。《黄帝内经》云:“肝为罢极之本。”此处“罢”通“疲”,木旺克土亦可致疲劳。脾主四肢,临床上肝脾两脏密切相关,这为从肝论治痿证提供了依据。肝藏血,血养筋,人体四肢的运动与肝之藏血与疏泄的机能均密切相关。然本案中患者目痛、目胀、口中火烧感、脾气急躁均为肝火上炎之可靠指征,下肢酸软无力、足底灼热、小便短频为湿热在下焦的表现,故患者下肢酸软无力并非肝血虚不能濡养筋脉所致。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故加予天麻熄肝风、平肝阳,全方共奏清泻肝火、清利湿热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