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医案5
李某,女,52岁,已婚,于2018年1月29日就诊,既往右肾错构瘤手术史。主诉自汗1年余。现症见:容易出汗,动则汗出,腰酸腰痛,四肢困倦,疲劳乏力,四肢欠温,无腹痛,有饱胀感,胃部按之不适,口干、口苦,舌根发麻,怕风,怕冷,喜温,潮热汗出,寐可,纳可,大便质稀,小便平,苔白腻,舌红,舌下络脉稍曲张,脉软,寸旺。已绝经2年余。予李氏清暑益气汤合二仙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
党参10g 黄芪15g 炙甘草6g 当归10g 麦冬6g 五味子6g 陈皮10g 神曲10g 葛根10g 炒白术10g 苍术6g 青皮6g
黄柏6g 泽泻10g 升麻6g 知母10g 巴戟天10g 仙茅10g 仙灵脾10g 浮小麦15g 大枣3枚 x20剂。
于2018年2月26日二诊,诉服上方后汗出症状明显改善。现症见:动则汗出,但出汗量较前明显减少,疲劳乏力、四肢困倦好转,腰酸腰痛减轻,仍觉怕冷,胃部有饱胀感,潮热,口干、口苦略减,舌根仍发麻,四肢欠温,纳佳,寐佳,大便每日1行,质软,小便平,舌红略暗,苔黄腻,脉弱,寸旺。
处方:党参10g 黄芪15g 炙甘草6g 当归10g 麦冬6g 五味子6g 陈皮10g 神曲10g 葛根10g
炒白术10g 苍术6g 青皮6g 黄柏6g 泽泻10g 升麻6g 知母10g 巴戟天10g仙茅10g
仙灵脾10g 浮小麦15g 大枣3枚 厚朴10g x10 剂。
后随访自汗止。
按:该患者年龄较大,且己经绝经,按照女子的周期来看属于七七之后,天癸竭的阶段,所以肾之阴阳亏虚,由症状中也可以发现,有腰酸腰痛、潮热汗出等肝肾亏虚,相火旺盛的表现。所以使用二仙汤调理冲任,平和阴阳。虽然患者
就诊时间为1月,并非夏暑季节,但湿有内生,患者年老,脏腑功能本就虚弱,加之有大病手术史,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胶着粘滞,则四肢困倦、疲劳乏力、苔白腻、脉软,所以予李氏清暑益气汤健脾除湿。这时的自汗则是气虚失固,湿浊内阻,相火妄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二方合用,再加甘麦大枣汤帮助宁心止汗,20剂则症状大减。二诊时因胃中胀满,所以加用厚朴以达宽中行气之效,燥湿除满。后症状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