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

温胆汤医案7

发布时间:2020-08-04点击次数:5748次

梁某,女,74岁。2019年11月4日初诊。因“反复胸闷胸痛3月余,加重2日”于2019年8月30日至2019年12月30日在我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行冠脉造影术植入支架一枚。11月2日外出、饮冷后出现胃痛、呕吐。现症见:呕吐,额头汗出,动则汗出,汗后身冷,无咳嗽,无鼻塞。前额、太阳穴无疼痛。目畏光。不怕冷亦不怕热。纳差,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质清稀,无异味。饮水呛咳。胃痛,有压痛,拒按,呃逆,无烧心感。疲劳乏力,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口苦,动则头眩,时悲伤欲哭。下 肢轻度水肿。无明显心慌、胸闷。睡眠欠安。大便干。小便浑浊,有沉淀物,无灼热感。平素饮食口味较重,哭笑无常。偏斜舌,舌红苔黄、脉弦。四诊合参,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证,予柴胡温胆汤加减:

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0g法半夏10g甘草 6g生姜2片 大枣3个 枳实6g 陈皮10g

茯苓10g竹茹10g 浮小麦15g 夜交藤15g 酸枣仁15g神曲10g 焦山楂10g炒麦芽 10g 7剂

11月22日二诊,患者诉症状好转,已无呕吐,眩晕好转,偶咳,小便浑浊。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萆薛分清饮(打粉冲服)善后,继续住院治疗。

按:患者气虚不得卫外,不能固摄,而见怕冷、汗多,患者动则汗出是典型的气虛不固之象;脾胃气虚,不得运化,故见纳差、疲劳乏力。患者平素饮食口味重,导致湿热内蕴,加之外寒侵袭,寒热互结于胃肠,而见呕吐、呃逆,胃痛拒按。口苦、眩晕是少阳病之象,脉弦提示病及肝胆、少阳。患者虽受寒邪,呕吐清水,但舌红苔薄黄,提示素体湿热,寒热相搏于内,治应和解少阳枢机,平调寒热,故予柴胡温胆汤加减而和之,方中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止呕,兼顾益气温中;温胆汤清热除痰湿,亦能止呕、降逆,配合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患者哭笑无常,予浮小麦益气养心,取甘麦大枣汤之意;眠欠安,予夜交藤、酸枣仁养血安神。服用后患者呕吐消失,出汗减少,疲劳乏力改善,胃纳转佳。是少阳枢机畅达,脾胃功能恢复的表现。患者病机为寒热互结,因此本案需与半夏泻心汤鉴别。患者未见腹胀肠鸣、心下痞满等,又眩晕,故不宜选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证见脘痞,不能等同于胃痛,且治疗虚痞,应当喜按,但该患者寒邪客胃,表现为胃痛拒按,不能单纯的温中,当以柴胡等解表药发表透邪,且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平调寒热,但疏肝、和解少阳不足,脉象不弦者方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