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案7
楚某,女,50 岁,2019 年 7 月 12 日初诊。主诉:头两侧紧束样疼痛近 4 月。症见:头部两侧紧束样疼痛,怕冷怕风,双眼视物模糊,周身困重,颈肩背部自觉僵硬发紧,天气变化时腰及以下关节酸痛,脾气急躁易怒,容易上火,易出汗,口渴欲饮,有时饮不解渴,喜酸味食物,口苦,纳一般,易胃胀,偶有胃脘部灼热感,寐可,大便偏干,两日 1行,小便可。末次月经 2019 年 6 月 27 日,平素月经周期不规则,提前 2-3 天,经期腰酸,经量稍少,色暗红,有血块,无痛经,无经期乳房胀痛。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稍数寸旺。
处方:柴胡 10g、法半夏 10g、党参 10g、甘草 6g、桂枝 10g、白芍 10g、豨莶草 12g、蔓荆子 12g、生姜 2 片、大枣 3 枚、黄芩 10g、全蝎 5g。 10 剂。
二诊:服上方后头痛减轻七分,头晕较前减轻四分,肩颈困重减轻,双手小指、无名指夜间发麻,腰以下酸痛改善不明显,怕冷,易出汗,晨起胃脘部有灼热感,进食后无明显改善,纳安寐可,大小便正常。末次月经 2019 年 8 月 11 日,经期 5 天,经量偏多,经色暗,夹有少许血块,经期无乳房胀痛。舌质淡苔白,舌下络脉瘀滞,脉弦寸旺。处方:守上方 15 剂。
三诊:服上方后症状减轻。现无头痛,无头晕及紧束痛感,肩颈部稍感僵硬紧束,疲劳乏力,纳一般,寐可,大便黏厕所,日一行,小便稍有解不净感。末次月经 2018 年 9月 4 日,经期 5 天,无血块,无痛经,无乳胀。舌淡暗,苔根部黄腻,舌下络脉粗暗,脉软寸旺。处方李氏清暑益气汤。
四诊:电话询问,患者症状基本缓解,无意在服药,故停药。
按语:该患者头痛日久,疼痛的位置在两侧,属少阳头痛的范畴。性质是紧束性的,紧束有收引之意;再有患者颈肩背部僵硬发紧,怕风怕冷,天气变化后腰及以下关节酸痛,表明患者风寒在表,病位在太阳少阳。患者脾气急躁,容易上火,口苦,口渴欲饮,有时饮不解渴;表明少阳经枢不利,内有蕴热;患者周身困重,是由于湿邪痹阻经脉引起的。患者喜酸味食物,酸为木味,属木的脏腑犯病者,易食酸味食物。脉弦与肝胆有关,寸旺表明内有上焦有火热。舌质淡苔白腻为外受风寒的舌象。综上所述,患者外有风寒,内有火郁水滞。故而用柴胡桂枝汤,加用豨莶草和蔓荆子有祛风除湿之效;加用全蝎,取其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效。二诊,患者有所缓解,头痛头晕明显减轻,肩颈困重减轻,表明患者体内的风寒有所祛除,湿邪有所减轻。但出现了双手小指无名指夜间发麻,手少阳三焦经在此巡行,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巡行时间在晚上 9 点到凌晨 1 点。这个时间段发麻,表明仍有少阳经枢不利。晨起胃脘部有灼热感,表明有胆热犯胃。舌脉变化不大。二诊考虑患者总的病机未变,故而用一诊方。三诊患者症状大幅度缓解,患者出现疲劳乏力,脉软,表明正气不足;大便黏厕所,小便稍有解不净感,舌苔根部黄腻,表明患者下焦有湿热;寸旺表明体内有热。肩颈部稍感僵硬紧束感,表明有少许风寒邪气停留。三诊表明患者已正虚为主,体内有湿郁热蒸。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故而运用东垣清暑益气汤来善后。四诊回访,患者基本缓解。这个医案,充分表现伍老的辨证的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