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中医药文化

得了头晕不用急,中医治疗效果好

发布时间:2022-05-07点击次数:4004次

   头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病种,它通常不危及生命,但会造成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降低,给人们带来不小的困扰,并且部分患者的头晕可为严重疾病的征兆或者并发症,所以及时的就医以明确病因至关重要。本篇文章目的在于帮助头晕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进行初步筛查,对自己的头晕进行初步的认识和归类,并提出具有明显治疗优势的中医特色治疗手段以供参考。

   通常我们说的头晕是一组症状的统称,涉及多个系统,不同病因引起的晕感和伴随症状不尽相同。接下来将介绍5类常见的头晕类型(脑(中枢)损伤头晕、耳源头晕、心血管头晕、精神性头晕以及其他内科头晕),并以最常见的症状进行描述和鉴别,欢迎大家初步对号入座,由于症状偶有超高的“伪装技巧”,确诊及治疗的话依然需要大夫的检查。

   1.脑损伤头晕:由各种脑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诱发,头晕的表现和损伤的部位有关,为持续性的头晕(一整天都在晕),体位和头晕关系不大,一般不伴有耳鸣耳聋,起病比较轻,可进行性加重,可以发现眼球震颤(让病人脸不动,左右看、上下看,可以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可有恶心、呕吐,甚至头痛失眠、四肢麻木、轻瘫失语、记忆力减退。如果病位在小脑,可出现走路不稳、闭目难立。

   2.耳源性头晕:此类头晕病位于内耳的前庭和迷路,以及前庭神经,主要因炎症、病毒感染诱发等,表现为阵发的头晕,伴听力减退及耳鸣,一次发作的时间较短,常感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行走可出现偏斜或倾倒,发作中神志清醒,并可有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可发生眼球震颤。耳源性头晕中的耳石症相对常见,表现为活动时于特定体位变化引起的头晕,可通过门诊检查的同时手法复位治疗。

   3.心血管头晕:此类头晕是由高血压、低血压、颈动脉椎动脉供血的受阻(如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椎骨退化、肌紧张等)、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瓣膜疾病等)等原因诱发,表现多为一过性的头晕,和活动状态有关,伴有视物昏花眼前发黑等。当为心脏病时有胸闷心慌、当为颈椎动脉受阻时有局部酸胀、疼痛,高血压可伴有脑部搏动感,低血压时可有晕厥、冷汗、肢软、心悸等。

   4.精神性头晕:常表现为终日闷沉,头胀感,思路不清,多无其他临床表现,检查也没有器质性病变,可因情绪紧张、疼痛、恐惧、出血、天气闷热、疲劳、空腔、失眠等而促发。

   5.其他内科头晕:包括低血糖、贫血、中毒等,表现各异。低血糖发作有明确诱因,表现为头晕甚至昏厥,伴有饥饿、冷汗、心慌、颤抖。贫血为持续性,伴有口唇指甲的发白、面色的苍白、虚弱、记忆力不急中等。

   中医认为,头晕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为本,风、火、痰等为标。

   头晕气血不足证临床多见,表现为劳累发作,动则尤甚,神疲懒言,气短声低,面色少华,心悸失眠,治以八珍汤。

   头晕肝阳上亢表现为头晕耳鸣,头胀头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治以天麻钩藤饮。

   头晕肾精不足表现为头晕昏沉,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健忘,治以左归丸。

   头晕痰浊内蕴表现为头晕头重,倦怠胸闷,少食多寐,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

   头晕瘀血阻窍表现为眩晕头痛,面唇紫暗,舌有瘀斑,治以通窍活血汤。

   针灸治疗虚症以百会 风池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为主穴,气血两虚配气海 脾俞 胃俞,肾精不足配太溪 悬钟 三阴交;实证以百会 风池 太冲 内关 为主穴,肝阳上亢配行间 太溪 侠溪,痰浊内蕴配头围 中脘 丰隆,瘀血阻窍配血海 地机 膈俞。

   头晕中老年人多见,或与神经血管功能的衰退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检查,于青中年人则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劳,注意饮食,减少低头伏案,加强户外运动,阳气的振发才能使清气上养清窍,化消实邪,保持清窍的清灵,远离头晕。(于晓明,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