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论文论著

胡珂辨证应用花类中药经验

发布时间:2023-07-28点击次数:767次

    胡珂, 主任中医师, 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疾病 诊治 20 余年, 经验丰富, 善于应用经方, 且用药精简 得当, 尤其在脾胃病诊治中应用花类中药, 取得满意 疗效, 现略介绍其中一二, 以飧同道。

    导师辨治脾胃病善于从肝论治, 注重肝脾之间 的关系。脾主运化, 肝主疏泄, 两者相互影响, 脾的 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 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 则 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的健旺, “木得土而达” 。如肝 失疏泄, 必然影响脾的运化而致“肝脾不和”证 。反 之, 如脾的功能失常, 气机窒塞, 可致肝气郁结, 导致 “土壅木郁” 证 。脾失健运, 气血生化无源, 肝血不 足, 失于濡养, 亦致肝疏失常。如果一味投以温燥辛 散之品, 易暗耗阴血, 则肝失涵养, 肝木更旺;损伤气 机, 脾气益虚 。故对证属肝气郁滞而年高体弱, 阴血 亏虚, 脾胃气虚或需较长时间服用疏肝理气药的患 者, 导师常应用花类药, 此类药质轻性平, 无劫阴耗 液 、损伤气机之弊 。花类中药甚多, 胡师尤善于用玫 瑰花、月季花 、合欢花 、厚朴花、旋覆花 、凌霄花 、代代 花 、绿萼梅等等。

    1 痞证 王某, 男, 37 岁, 已婚, 2004 年 2 月 21 日初诊 。 胃脘胀闷不舒 2 年余, 时有疼痛。曾服用胃必治可 缓解。精神欠佳, 情绪紧张不稳定, 心中自觉烦躁, 易疲乏, 夜寐不安, 头昏热, 双目昏胀, 食欲尚可, 纳 少, 时欲呕, 口干口苦, 大便溏, 不成形, 日一行, 小便 平, 舌尖偏红, 舌干, 舌体偏胖, 苔薄偏少, 脉弦, 重按 无力 。患者于 2 年前因患扁桃体化脓性炎症, 在当 地医院作扁桃体切除术, 又因头昏热, 双目昏胀较 剧, 曾作头部核磁共振示正常。现行电子胃镜示:慢 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 肝胃不和 。 予以健脾疏肝 、和胃安神法治疗 。方药 :党参 12 g , 白术 10 g, 法夏 10 g, 陈皮 10 g, 砂仁 6 g ( 后下) , 柴 胡10 g, 酸枣仁 15 g, 茯神15 g, 合欢花 10 g ( 后下) , 玫瑰花 6 g( 后下) , 秫米 15 g, 炙甘草 3 g 。 7 剂, 日 1 剂, 水煎服, 早晚各 1 次 。

    2004 年 2 月 28 日, 二诊。患者服药后头晕、双 目昏胀 、夜寐及精神均有明显改善, 但仍见胃脘不 舒, 时嗳气, 纳一般, 大便略干, 二日一行。舌尖偏 红, 舌体胖大, 苔薄黄, 脉细弦, 重按无力 。继前方出 入去茯神加茯苓 10 g, 加大党参、陈皮量至 15 g 。 7 剂, 用法同前。

    2004 年 3 月 6 日, 三诊。患者服药后诸症再次 得到改善, 因前日饮食不慎, 大便溏薄, 日行 3 次, 且 觉夜寐欠佳, 头晕头胀, 胃脘胀满, 口中粘腻略干。 舌体胖大, 舌尖偏红, 苔黄略腻, 脉弦软 。方药:党参 10 g , 炒白术 10 g, 茯苓 、茯神各 12 g, 玫瑰花 10 g ( 后下) , 代代花 10 g( 后下) , 白芍 10 g, 枳壳 15 g , 砂 仁8 g( 后下) , 酸枣仁10 g, 合欢花 15 g ( 后下) , 谷芽 30 g, 法夏 10 g, 炙甘草 3 g 。7 剂, 用法同前。

    2004 年 3 月 13 日, 四诊 。患者服药后胃脘胀 满已除, 夜寐安, 精神尚可, 头晕头胀减轻, 纳可, 口 略干, 大便平, 舌体偏胖, 质偏红, 苔薄黄, 脉弦细。 继以前方去法夏加黄芩 3 g 。 7 剂, 用法同前。

    随诊 3 月患者如常人。

    按语 :患者病属肝郁脾虚, 肝胃不和, 治法当以 疏肝健脾和胃, 初用柴胡、半夏以疏肝和胃, 疗效尚 可, 但头昏目胀未完全消除, 出现口干, 考虑柴胡有 劫肝阴耗胃液之弊, 去柴胡加代代花, 并加大玫瑰花 的用量以助疏肝之力;半夏燥性较烈而去之。代代 花味甘, 微苦, 香气浓郁, 具有生发之气, 能疏肝和 胃, 理气宽胸, 开胃止呕 。玫瑰花香气浓郁, 其气清 而不浊, 其性和而不猛, 柔肝醒胃, 行气活血, 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 实属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之 良药。《本草再新》 :“舒肝胆之郁气, 健脾降火 。”《随 息居饮食谱》 :“调中, 活血, 舒肝郁, 辟秽, 和肝 。”《伪 药条辨》 :“和血调气, 平肝开郁 。”玫瑰花偏走血分, 以和血散瘀为主 ;代代花偏入气分, 以理气散结为 要 。二药伍用, 一气一血, 气血双调, 芳香化浊 、醒脾 开胃、理气止痛的力量增强 。合欢花药性 、功效与合 欢皮相似, 但尤长于养心安神, 疏肝解郁。

    2 胃脘痛 赖某, 女, 66 岁, 退休干部, 2004 年 6 月 12 日初 诊 。患者胃脘疼痛连及少腹, 时作时休, 伴胀满, 痛 重于胀, 时作痉挛, 纳食不多, 口干口苦, 时有烧心, 大便平, 易疲乏。舌体胖大, 舌质嫩红, 苔净, 右脉 弦, 左脉沉细滑。本院电子结肠镜示 :大致正常结肠 粘膜。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 肝胃不和。予以补养 气阴, 疏肝开胃。方药 :川楝子 10 g, 玫瑰花10 g( 后 下) , 绿萼梅 6 g( 后下) , 太子参 12 g, 石斛 10 g , 枳壳 15 g, 白芍 25 g , 生地 12 g, 麦冬 10 g, 谷芽 30 g, 鸡 内金 10 g, 炙甘草 6 g 。7 剂, 日 1 剂, 水煎服, 早晚 分服。

    2004 年 6月 26 日, 二诊。患者服药后胃脘胀 痛及口干口苦明显减轻, 纳增, 仍觉乏力, 二便平 。 舌嫩红而胖大, 苔少, 脉弦细 。予以前方去生地 、内 金, 加党参 12 g 。 7 剂, 用法同前。

    2004 年 7月 19 日, 三诊。患者已无明显不适, 仅见易疲乏, 舌嫩红胖大, 苔偏少, 脉弦细滑 。故继 以前方加大党参至15 g , 加黄芪 10 g 。 7 剂, 用法同 前 。随诊 2 月, 病情无反复 。

    按语:患者本为气阴两伤之体, 又有肝气郁结, 故当补气养阴, 疏肝理气, 但因柴胡有劫肝阴 、耗胃 液之弊, 在此不用柴胡疏肝解郁, 以免加重患者的气 阴耗伤, 而投以玫瑰花、绿萼梅 。因花类药气清, 性 平和, 适时用之, 既达疏肝解郁之功又无耗气伤阴之 弊 。绿萼梅性微酸、涩, 平, 芳香行气, 具有疏肝和 胃 、理气化痰之功。《百花镜》曰:“开胃散邪 ……生 津止渴, 解暑涤烦 。”《饮片新参》 :“平肝和胃, 止脘 痛 、头晕, 进饮食 。”两药合用以达疏肝解郁、理气和 胃之功 。

    3 胁痛 兰某, 女, 29 岁, 公司职员, 2003 年 11 月 6 日初 诊 。患者近一个月两胁肋隐痛不舒, 口干口苦, 饥不 欲食, 时觉两颧烘热, 失眠多梦, 平素易怒, 喜食辛 辣 、炙 之品, 精神不易集中, 大便干结, 三日一行, 经前乳房胀痛, 月经量少, 夹血块, 色淡红 。舌质淡, 苔少, 脉弦细 。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 阴血亏虚 。施 以疏肝解郁, 补养阴血 。方药:川楝子 10 g, 郁金 10 g, 当归12 g, 生地 15 g, 何首乌15 g, 白芍15 g, 玫瑰 花 10 g( 后下) , 月季花 10 g( 后下) , 凌霄花 10 g, 合 欢花 12 g( 后下) , 丹皮 10 g, 山栀子 6 g, 柏子仁 15 g, 炙甘草 3 g 。 7 剂, 日 1 剂, 水煎服, 早晚分服。

    2003 年 11 月 13 日, 二诊 。患者服药后诸症均 减轻, 故继以前方 7 剂。并嘱咐患者畅情志, 且忌辛 辣、炙 之品 。随诊 3 月, 患者痛去 、便平, 月经正 常, 病情无反复, 如常人 。

    按语 :月季花, 味甘, 性温, 入肝 、脾经。本品气 味清香, 甘温通利, 长于活血调经 。《药性集要》:“活 血月经调 。”《现代实用中药》 :“活血调经 。治月经困 难, 月经期拘挛性腹痛 。” 凌霄花性寒辛散, 且入血 分, 能活血破瘀通经, 又有凉血祛风之功效 。《本草 汇言》 :“行血闭, 通血络之药也。”朱丹溪 :“凌霄花, 治血中痛之要药也, 且补阴甚捷, 盖有守而独行, 妇 人方中多用何哉。”现代制剂如调经止痛散, 由月季 花、玫瑰花置 40 ℃干燥后, 粉碎成细粉而成[ 达县卫 生局《临床药物制剂》( 1985 年) ] 。

    4 梅核气 王某, 女, 50 岁, 干部, 2004 年 5 月 22 日初诊。 患者近半月自觉咽中如物梗阻, 咳之不出, 咽之不 下, 口干咽燥, 欲饮热水, 时有胃脘隐痛, 受寒、劳累 及情绪波动时加重, 喜揉按, 夜寐不安, 晨起痰多, 质 粘, 量少, 易咳出, 大便时溏时稀。舌淡胖, 苔薄白 腻, 脉弦滑细。中医辨病梅核气, 证属肝郁脾虚, 痰 气交阻。施以疏肝散结, 行气化痰 。半夏厚朴汤加 味, 方药:半夏 10 g, 厚朴花 10 g ( 后下) 、茯苓 12 g, 苏叶 6 g, 绿萼梅 6 g( 后下) , 旋覆花 15 g( 包) , 桔梗 6 g, 木蝴蝶 3 g , 玫瑰花 6 g( 后下) , 白芍 15 g , 生姜 4 片。 7 剂, 日 1 剂, 水煎服, 早晚分服。

    2004 年 5 月 29 日二诊。患者咽中异物感消 失, 仍觉痰多, 质稀, 易咳出 。余无不适, 舌淡胖, 苔 薄白, 脉弦滑 。予以香砂六君子丸善后 。随访 3 月 未复发。

    按语 :绿萼梅、玫瑰花疏肝解郁, 理气和胃;旋覆 花、厚朴花降逆止呕, 降气化痰 。佐以红花活血化 瘀。厚朴花气味辛香, 具有生发之气, 能宽胸理膈、 化湿开郁 、降逆理气 、健胃止痛。《饮片新参》 :“宽中 理气 。治胸闷, 化脾胃湿浊。”

    5 嗳气 李某, 女, 23 岁, 采购员, 2004 年 7 月 8 日初诊。 嗳气反复发作 8 个月余, 加重 1 周, 胃脘无胀痛, 无 泛酸 、烧心 。嗳气与饮食 、情绪波动明显相关 。纳 少, 精神欠佳, 易疲劳, 口干欲温饮, 夜寐可, 二便自调 。舌淡略胖, 苔薄白, 脉弦滑 。辨证为肝气不疏, 胃气上逆, 治法以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 方药如下:玫 瑰花 10 g ( 包) , 香附 12 g , 生姜 3 片, 枳实 12 g , 法夏 12 g, 白芍 20 g , 旋覆花 15 g ( 包) , 代赭石 30 g ( 先 煎) , 麦芽 30 g, 炙甘草 3 g 。 7 剂, 水煎早晚分服。

    2004 年 7 月 15 日, 二诊, 患者嗳气减轻, 胃脘 不舒, 不痛不胀, 纳食欠佳, 二便平, 舌淡胖, 边偏红, 苔薄黄, 脉弦细滑。以前方去生姜, 减代赭石为 15 g, 加陈皮 15 g 、黄芩 3 g 、党参 10 g 。 7 剂, 用法同 上 。

    2004 年 7 月 22 日, 三诊, 患者嗳气基本消除, 精神 、饮食均较前好转, 口干欲温饮, 二便平。舌淡 胖, 边偏红, 苔薄黄, 脉弦细略数。继以上方出入 :玫 瑰花 10 g( 包) , 枳壳 12 g , 法夏 12 g, 黄芩 6 g , 代赭 石 15 g( 先煎) , 旋覆花 15 g( 包) , 枇杷叶 10 g , 党参 12 g , 炙甘草6 g, 蒲公英 10 g 。7 剂, 日1 剂, 水煎服 后嗳气消失。

    按语 :“诸花皆升, 旋覆独沉。”旋覆花, 味甘、辛、 咸, 性微温, 入肺、脾 、胃 、大肠经。苦降辛散, 咸以软 坚消痰, 温以宣通壅滞, 善于下气散结, 宣肺平喘, 行 水消痰, 又长于降逆止呕、止噫 。与代赭石相伍为 用, 共奏降气降逆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