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名医工作室 论文论著

临床经验

发布时间:2023-07-31点击次数:389次

1、对积证、鼓胀的治疗应重在疏肝理气、调和肝脾。肝气疏泄恢复,脾胃纳化正常,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化。陈老在临床上常用小柴胡汤与四逆散合方,称之为柴胡四逆散,方中去姜、枣,加郁金、青皮、香附,以增强疏肝理气之功;加炒谷、麦芽,鸡内金消磨积滞;人参常用太子参清补换之,党参因其甘温腻膈滞气,则用之较少。陈老对肝脾肿大、肝硬化的治疗不可为求速效而采用破血动血、消坚散结之剂,如土鳖虫、桃仁、红花,尤应禁忌大剂久用,即使用活血药亦当选用丹参、田三七之类。治疗上总宜以柔克刚,以无毒治病为要。治疗应坚持有方有守,长期服药,一般以1~2年为期。临床或可回缩肿大的肝脾,或可带病延年。

2、清热化湿乃汗证治疗的重用法则。湿热内蕴是汗证不可忽视的重要病机之一,无论自汗、盗汗皆可因此而发。陈老常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治疗,因为 “三仁汤宣上透达肺气,运中醒悦脾胃,渗下通调水道,三焦通畅,气机舒展,故不止汗而汗自止。”

3、颈部淋巴结结核。病位在颈部两侧,系少阳经循行部位,病因于肝胆气机不畅,痰积瘀滞而成,陈老治疗上以四逆散疏利肝胆,并加化痰软坚散结的浙贝母、夏枯草、生牡蛎等药,共奏解郁化痰之功。

4、胸痛、胸闷证。陈老认为无论是胸部外伤,还是胸膜炎证,或是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只要以胸闷、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用四逆散加川芍、丹参、郁金、瓜萎壳、香附等行气活血之品。

5、以左胸闷、心前区闷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疾患。陈老对于功能性的或器质性的,均可用四逆散加桔梗、丹参、郁金、瓜萎壳等。尤其是对冠心病,若见舌苔白腻,有痰湿内阻者,合瓜萎薤白半夏汤;若见舌苔黄腻,有痰热见症者合小陷胸汤;兼心悸,气短者合桂枝甘草汤加生黄芪、党参等益气通阳。

6、治慢性胃炎肝脾胃同调,虚实同理,陈老多投四逆散化载加味。如胃窦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表现为胃院部胀痛者,皆可用四逆散加佛手、香附、木香等行气之品,还可酌加炒谷麦芽,神曲等消导药。兼胃寒者可合良附丸。对平素喜烟、酒、浓茶的患者,或见舌苔黄腻,且有心下痞满者合用小陷胸汤。

7、用五苓散通阳化气治遗尿。对小儿夜间遗尿常加远志,对年老兼有脾肾气虚者,可酌加芡实、益智仁、金樱子等。

8、治疗胸痹证时,采用通阳益气之治,自创通阳益气汤进行治疗。 通阳益气汤是由《伤寒论》中的桂枝甘草汤加黄芪、党参而来,也就是《医宗金鉴》保元汤改肉桂为桂枝而成。一般用量为:生黄芪15~30 g,党参(或用生晒参、红参)15 g,桂枝10 g,炙甘草5~10 g。如胸阳痹阻,阴寒凝滞较重者,可合用瓜蒌薤白白酒汤;阳虚明显者,可加制附片10~30 g;阴阳俱虚者,可合用炙甘草汤;血虚者,加川芎、丹参。

9、治疗风心病心肾阳衰,肺气不足。临床症见头晕眼花,心悸心慌,胸闷短气,面目轻浮,下肢浮肿,小便短少,恶寒怕冷,脉象沉细弱,有间歇,舌淡、苔腻等症,以参芪真武汤加味:党参或红参10~15g,生黄芪30g,制附片20g,茯苓20g,白术15g,白芍15g,汉防己10g,海桐皮20g,生姜3片

10、治疗高血压用温降法。肾阳不足,水气上凌所致者全身性恶寒或兼有眩晕、浮肿、便溏等,舌清淡、苔白滑,脉虚弱。只能治以温阳利水,方可用真武汤加减使之阴霾消散,心阳振奋,肾水平持,阴阳得以平衡,血压自然恢复正常。常配合重镇药,如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灵磁石、代赭石、珍珠母等有重镇降压之功。

11、治疗精神疾病抓住其肝郁脾虚、气机逆乱、郁痰化火的主要病机,治疗着重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清心安神,以使气机升降有序,阴阳归于平衡。理气解郁不用柴胡疏肝散,恐其耗伐正气而喜用小柴胡汤条畅气机,调和阴阳;祛痰不用礞石滚痰丸等逐痰峻剂,善用温胆汤和胃化痰安神以缓和图效;更配以甘麦大枣、酸枣仁汤等以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或以石菖蒲、远志、郁金、生龙牡、灵磁石等化痰、安神、定志之品随症加减。

12、妇人腹中痛如输卵管肿胀、盆腔炎、膀胱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等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

13、治疗痹证,常用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治疗湿热痹, 使用时酌加秦艽、伸筋藤、海桐皮、莶草等药。用桂枝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 配秦艽、威灵仙祛风,桑枝、安痛藤通络,当归、姜黄活血,川乌、草乌温阳镇痛。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