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当代江西】热敏灸缘何这么“香”

发布时间:2023-12-29点击次数:1924次
  在“打响第一枪”的赣鄱热土,热敏灸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的新路,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出了一张“江西处方”。
  11月30日零时起,江西省新增221家医院将热敏灸项目及使用热敏灸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与此同时,我省设立省级治未病中心,发挥热敏灸技术优势,布局建设热敏灸区域诊疗中心4个、热敏灸小镇21个。
热敏灸作为我省中医药原始创新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热敏灸近年来备受广大群众青睐,成为医疗保健界的“香饽饽”。小小艾条为何能“火出圈”,或许我们能从热敏灸的“前世今生”里窥见一二。
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证书
从“新概念”到“老字号”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属于针灸的一种,其创立者是全国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日新。
  灸疗是我国古代传统医疗的重要手段,《孟子》中提到,“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中医典籍《医学入门》中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民间也素有“火有拔山力,灸有回死功”之说。可见,艾灸自古至今都是百姓日用、简便有效的医疗方法。
然而上世纪末,艾灸在临床上遭受冷遇,出现了重针轻灸,甚至弃灸的现象。“但见针刺病,不闻艾绒香”的状况,让青年时的陈日新陷入深思。他研习针灸多年,深知艾灸的式微,是因人们对灸法的研究十分欠缺,导致临床效果不佳。
  陈日新决定从灸法入手,寻找一条有效激发经气感传、气至病所的方法,使古老的灸法治疗开辟人体机能调控的新天地。
  在临床实践中,陈日新发现按照传统悬灸方法取穴施灸疗效并不稳定,按书本上的取穴方法,疗效有时还不如灸错了位置时好。“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我们究竟应该以已知的穴位为参照,还是应该以患者的灸感为导向?”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大量严谨的科学研究,陈日新发现,临床上悬灸患者某一穴位时,有时产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觉”等奇异的灸疗热敏现象,热感通过经脉传导到达病处能够大幅提升疗效。
  从现象到规律,从反馈到总结,从新概念、新理念到系统完整的热敏灸理论,陈日新带领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孜孜不倦。
  陈日新至今还记得,在做艾灸调节人体胃功能的实验中,为获得艾灸激活穴位的最佳参数,他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因要反复从不同灸量和穴位中寻找需要的灸感,以致身上留下了大块伤疤。他也曾半夜顶风冒寒地骑自行车到学校提取胃功能数据,校门关了,他便爬铁门进去,甚至被保安误认为是小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进行大样本、多中心、中央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陈日新团队总结了“灸材、灸位、灸量、灸效适应证”等四大热敏规律,创立了“探敏定位,辨敏施灸,灸敏得气,敏消量足”的热敏灸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关节病症、过敏性病症、胃肠功能性病症、宫寒性病症、前列腺病症等。
  三十余年兴一灸。因疗效显著,热敏灸技术现已成为江西中医药的一张金色名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被批准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组织标准。
陈日新用热敏灸机器人为患者体验热敏灸。
  传统中医插上了科技翅膀
  从筚路蓝缕、艰难启程,到初见成效、步入正轨,再到现代科技的持续赋能,热敏灸在守正创新的路上不断完善优化、惠及万家。
  “灸疗热敏现象在临床中仅通过灸感法来判定,能不能客观显示与评判?”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答案,陈日新团队尝试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灸疗热敏现象的生物学机制。
  团队应用红外成像技术,证实了腧穴热敏态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红外成像技术客观显示,并非仅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应用温度觉定量测定技术,证实了热敏态腧穴热觉、热痛、热耐痛阈值均高于非热敏态腧穴,与临床上热敏态腧穴的喜热特征一致;应用高密度脑电、功能性磁共振技术,证实了艾灸得气的客观性、效应特异性。
  “科技+”开启了把热敏灸“说明白、讲清楚”的第一步。
  随着患者多、医者少的矛盾日益凸显,陈日新团队萌生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热敏灸的想法,他们组建多学科团队携手研发热敏灸治疗机器人核心技术。
  2019年,首个热敏灸机器人样机问世;2021年,热敏灸机器人亮相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的会议现场。
热敏灸机器人的组成分为三个部分,热敏灸专家智慧系统,艾热发生器,机械臂。热敏灸专家智慧系统,是热敏灸机器人的魂,它储存了施灸经验,指挥机械臂和艾热发生器按照热敏灸得气的规律精准动灸;而艾热发生器是一个重要的热敏灸机器人的终端装置,它对艾热有热度、梯度、广度、脉冲度、迎随度等特定参数要求,这样才能高效得气。
“机器人能进行长时程、标准化、精准化施灸治疗,解决人工施灸成本高、人手不足的问题,还能帮助专家远程施灸,成为艾灸界的‘千里手’。它还有数据建模的功能。”陈日新介绍道。
  根据艾热红外光谱的特点,研究团队还研发了具有安全、方便、环保、高效特点的热敏灸新材料,开发了智能化热敏灸系列居家产品,把热敏灸技术手法数字化,从而提速艾灸得气,解决了艾灸中产生烟雾的问题,加快了热敏灸技术的普及,有效发挥其在居家治未病与慢病康复中的作用
来自葡萄牙的留学生学员在学习热敏灸技术。
  薪火相传,艾香四溢
  在“打响第一枪”的赣鄱热土,热敏灸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的新路,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出了一张“江西处方”。
  2011年,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在南昌开办,2014年组建江西省热敏灸联盟,目前省内已有1177家联盟机构,省外已有10家分院,同时在山东省博兴县建立了热敏灸肿瘤康复基地。截至目前,热敏灸技术已在全国27个省区市、  500余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近年来,江西又探索出热敏灸走进千家万户新模式——热敏灸小镇,即通过专家指导、志愿者辅导等形式,在小镇上快速帮助群众了解热敏灸、使用热敏灸。
  资溪县高阜热敏灸小镇便是我省首个热敏灸小镇,镇上建立了热敏灸体验中心,为群众提供热敏灸学习、体验、治疗一站式服务,开展热敏灸知识宣传及技术培训,并免费发放艾柱、灸具、穴位图等资料。
  “这种全民健康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基层中医医疗资源不足、医疗专家缺乏的问题。”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焦琳表示,小镇模式使百姓实现了“小病不出门,大病少花钱”,较好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如今,热敏灸医院、热敏灸联盟、针灸推拿学院、灸学研究所、灸疗推广国家基地、热敏灸小镇等平台绽放出热敏灸研发推广的六朵“金花”。
2020年7月,首台热敏灸机器人亮相江西省文化发展巡礼展。
  墙内开花,香飘海外。热敏灸技术也日益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
  陈日新教授应邀在第六届世界中医药联合大会、西班牙第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等海内外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演讲。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热敏灸技术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唯一向全球推广的传统医学项目。
  2015年10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在南昌成立,陈日新教授当选首届会长,理事成员覆盖20多个国家与地区,先后接受来自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的针灸医生来赣学习热敏灸技术。在葡萄牙、瑞典、突尼斯、加拿大开设热敏灸分院,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江西中医药大学留学生阮越霞带着父亲的心愿从越南来中国学习针灸技术,临毕业时她有感而发:“热敏灸需要找准患者的热敏穴位,所以在临床上比普通悬灸效果翻倍。在越南,人们对艾灸还比较陌生,我很想把热敏灸的理论和技术带回越南,造福家乡的父老乡亲。”
  星星灸火,可以燎原。热敏灸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技双重加持下,正以生生不息之势,为人类医学发展书写着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来源:当代江西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cOGSi5Pbd7IiK7XYqDNkQ
一审:杨萌
二审:陈云
三审:沈德森